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忆念与积淀

  • 作者: 西江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6780
  • 峥 嵘

      卷首语

      忆念与积淀

      峥 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迎新之际,编辑部决定策划组织若干有关春节题材的稿件。喏,基本就是本期刊出的那些。

      细读这些作品,笔者发现大多数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在怀旧,回忆、描述往昔乡村的年节风俗。这纯属巧合么?其中有何奥妙呢?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全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那些古朴的风情习俗渐行渐远,淡出我们的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尤其如此。环顾我们如今居住的巍峨高楼,出了电梯间,在家门口竟然已经找不到贴春联的合适位置……而在农村乡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庆习俗,却或多或少得以幸存,其湮灭的速度相对缓慢。或许,这就是那些作者们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对早年乡村过年习俗产生“集体记忆”的缘由。从这些散文中,我们读到了古老的春节文化的积淀,以及人们对此刻骨铭心的忆念。

      此外,《在他乡过年》、《压岁钱》是两篇值得一提的小说。两者写的也是春节题材,但刻画的是人性与品格,情节峰回路转,故事生动。

      于光远同志是西江经济走廊和粤桂合作的最早倡导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以其经济学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理念,这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的滥觞。《于光远与西江经济走廊》一文,讲述了于老当年考察梧州,力促西江流域开发,加强区域合作的往事。

      “延安使者”黄传林,只身孤胆,不负使命,辗转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这种故事亦堪称传奇,是为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其过人的胆魄,令人敬佩。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新的一年,本刊将继续发掘地方文化积淀,以飨读者,以服务于西江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发展。

      谨向广大读者与作者拜个早年。

      本文标题:忆念与积淀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550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