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从惜春的精神缺失说起

  • 作者: 西江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5561
  • 林筱本 文/黄艳霞 图

      戏说红楼

      从惜春的精神缺失说起

      林筱本 文/黄艳霞 图

      世俗对富人素来不恭——最典型的是,“为富不仁”、“见不得穷人过年”,竟成了鄙夷富人的俗语;西人的圣经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骆驼要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要进神的国度还容易呢”。

      惜春亦富,口碑也不好。

      惜春出身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

      惜春的性格形成,与她的家庭影响有着密切联系。父亲贾敬在惜春年幼之时,就一心访道成仙,对她的关心自然不会太多。惜春的哥哥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哪有时间关心妹妹惜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惜春是无从感受亲情和温暖的。况且,惜春缺乏才情,也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容貌,因此关注她的人自然不多。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寂寞角落,加之众人对她不管不顾,使她逐渐对世事、对生活冷漠起来,从而形成了“冷”的性格。

      惜春的冷漠,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体现得最为显著:一个丫头在大观园里的山石上,捡到了一只男女传情的“十锦春意香袋”,这件“有伤风化”的事儿,惹怒了王夫人。于是,贾府的“大管家”凤姐假借“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兴师动众夜抄大观园。当凤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惜春房中时,惜春开始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任由来人搜查。接着,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被搜出一些钱物。这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东西,本来入画已经说清了来源,可是惜春却说“我竟不知道”,先把此事与自己撇清干系,然后表示“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等于把入画推出去啊,使本来已经解释清楚的事情,弄向了反面。这种行为其实不仅仅是冷漠了,还折射着一种自私。

      这事本来凤姐也不再追究下去,可是惜春仍不依不饶,第二天命人“把入画的东西要来与尤氏过目”。奇怪的是,当尤氏证明了这些东西的确是贾珍赏物后,惜春还是责怪尤氏“管教不严”,硬要尤氏把人带走,而且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尽管入画跪在地上痛哭,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为入画说情,可是惜春不顾入画从小服侍她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

      惜春不但像丢弃一个烂扫帚般丢弃了入画,而且还扬言宁国府那边也不会去了。惜春毫不掩饰地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惜春不怕承认自己心狠,她有她的人生哲学:“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世间的种种感情纠葛,就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子,怎么可以如此寡情、如此决绝?

      对于惜春的“冷漠”,有人以为这是富贵人家的通病,其实不然,当晚被抄检的还有许多人。我特别欣赏探春的担当和泼辣:当凤姐一干人来时,“她故问何事”,凤姐的借口是丢了一件东西,抄检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搜我的箱柜,他们所偷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完便命人打开自己的箱柜。别以为探春屈服了,她的话中带着刺,接着,她又说:“要想搜我的丫头,那却不能。”那帮人哪敢动手?乖乖地撤走了!最好笑的是那个王善保家的,因临走前掀了一下探春的衣襟,还挨了探春一记耳光。

      说到底,惜春的冷漠恰恰是缺乏了一种贵族精神。

      关于贵族精神,学术界认为,它的存在有三大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窃以为,当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有仇富心理,这与许多富人缺乏贵族精神有关。

      责任编辑:陈薇

      本文标题:从惜春的精神缺失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571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