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广 党文静
《虹》是茅盾东渡日本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29年的4月至7月,但仅第一至第三章发表于1929年《小说月报》第20卷第6号、第7号上后便被叫停。对此,文氓在《国内文坛小消息》中这样解释道:“因谓市党部,因世界书局出版《诗与散文》杂志,里面有茅盾底‘散文,’说茅盾即某某底化名某某为共产党徒,所以茅盾底文章不无宣传共党嫌疑,即一面审查该杂志;一面通令各报及各杂志,说在审查期内,不准登载该杂志底广告。商务印书馆也接一纸命令,发了‘虫极,’便停止发行三部作及停止登载《虹》了。”1930年3月,开明书店出版《虹》的单行本,这是《虹》的初版本。至1952年7月,开明书店共印行24版,计36 500册。之后,因出版《茅盾文集》的需要,茅盾将《虹》校订后收入1958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第二卷)。这是《虹》的修改本。本文将对《虹》的版次、印数及修改情况做一梳理,以期读者对此有具体的认识。
一、《虹》的版次与印数
据我们统计,《虹》在开明书店一共印行了24版,之后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开明版的版次依次如下:1930年3月,初版;6月,再版;1931年1月,三版;10月,四版;1932年8月,五版;1933年5月,六版;1935年11月,七版;1939年2月,八版;1939年6月,九版;1940年3月,十版;1941年3月,十一版;1943年4月,成都开明书店一版;4月,十三版;1944年6月,内三版;1946年3月,十五版;1946年12月,十六版;1947年8月,十七版;1948年3月,十八版;9月,十九版;1949年1月,二十版;4月,二十一版;1951年5月,二十二版,26 001~31 000册;1952年1月,二十三版,31 001~34 000册;1952年7月,二十四版,34 001~36 500册。之后《虹》未再出版单行本。直至1981年7月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依修订版刊行出版《虹》,即:1981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1~79 500册。1983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依修订版刊行《虹》。具体版次如下:1983年1月,北京第1版,湖北第1次印刷,000001~130 000册;1994年5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00001~11 800册;1998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11 801~16 800册;2000年9月,北京第3次印刷,16 801~21 800册。之后,漓江出版社于1995年9月印行第1版,1996年10月第2次印刷,00001~11 800册。这便是《虹》的版次、印数截至2020年的基本情况。二、《虹》的修改对照表②特别说明:限于篇幅,本修改对照表只列《虹》第一、二章,第三至第十章略。全书详表参见:陈思广、党文静:《茅盾长篇小说的版本流变与修改述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现将1930年3月开明版《虹》初版本与1958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集》(第二卷)中《虹》的修改本以一个句节为一个单位,做详细的修改比照并列表如下:
《虹》的修改对照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三、《虹》的修改分析
根据我们对《虹》的修改全面分析可知,《虹》的修改主要集中于两类:一是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性所做的艺术性修改,占总修改的95.9%;二是围绕语言的大众化所做的文辞性修改,占总修改的4.1%。(一)审美艺术性的修改
茅盾长篇小说审美艺术性的修改主要指标点符号的改动和字词句的修改等。(1)标点符号的修改。《虹》中标点符号的修改主要有三类:一是改动。如:“娘老子也管不了,你,你打算怎样!”改“娘老子也管不了,你,你打算怎样?”该句前的内容是“照片,是两个土娼;嫖,赌,是我的消遣,”此处是梅女士发现丈夫柳遇春嫖娼的罪证,遂与其发生口角时柳进行的“理直气壮”地反驳。“!”改“?”强调柳对嫖娼一事拒不认错,以质问的口吻强调梅女士无权过问此事。他并不以嫖娼为耻,娘老子来了也不能管他。“?”的使用更符合柳遇春这一市侩商人的鄙俗、无耻形象。又如:“所以要喝令轿夫快走罢?”改为“所以要喝令轿夫快走罢!”“?”修改为“!”柳遇春因先梅女士一步看清坐轿之人正是韦玉,很怕二人相遇,故喝令轿夫赶快走,问号显然无法传递出人物的急不可耐,改为感叹号更能表达出柳遇春的急迫、担忧之感。再如:“把灰色的腻烦的事推给别人去干:”改为“把灰色的腻烦的事推给别人去干。”将“:”改“。”是合适正确的。因此句后并无“干”的具体内容或相关解释说明性的文字,该句后接的是“这样的感想也在梅女士意识中浮出来”,表明这一感念是梅女士近来对黄因明隐秘活动却不告知她具体细节所产生的对黄的动机的怀疑与猜忌。二是添加。如:“离开已经快要五个月只在今晚上的寒风里,”改“离开已经快要五个月,只在今晚上的寒风里,”在“五个月”后加“,”是逗号的正确用法,强调梅女士离家之久,表现她“出走”之决心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做好了与旧日生活来一长久对抗的。又如:“南京路浙江路口是目的地。”改“南京路、浙江路口是目的地。加“、”符合顿号的使用规范,避免了在文本理解上的歧义。三是规范使用。如:“又杂乱地夸耀自己办过多少‘大事。’”改为“又杂乱地夸耀自己办过多少‘大事’。”“因此,‘卫生新论,’‘棒球新法,’”改为“因此,‘卫生新论’,‘棒球新法’,”将句号、逗号移至引号外更合乎使用规范。“迟疑地说?”改“迟疑地说:”此处“说”后跟“:”才是正确的用法。毫无疑问,茅盾对《虹》的标点符号的改动既有助于提升文本的审美艺术性,也有助于加强语言的规范化。
(2)字词句的删改。这也分为两类。一是用词的精确化,如:“一丛翠绿的柏树略斜地亘布在半山,像一根腰带”改为“一丛翠绿的柏树略斜地亘布在半山,像一根壁带”。“壁带”,指壁中横木露出的部分,形状像带,所以称作壁带,这当然比初版“腰带”一词在表达上更具有文学的美感。又如:“她的理智与情热的矛盾,是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改成:“她的理智与情欲的矛盾,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情热”,指感情深厚、热烈。“情欲”,指男女情爱之欲(见《国语辞典》2957页),偏重生理层面。在这里使用“情欲”更加贴合梅女士内心的矛盾。理智上她想要摆脱丈夫“柳条笼”的种种束缚,但肉体欲望又使她无所逃遁。再如:“然而她也不是毫无焦扰。”改成:“然而她也不是毫无焦灼。”此处梅女士因得惠师长的青睐夜夜笙歌、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放浪的行为方式给她遭来许多流言蜚语,她感觉自己处在圆锥形的尖顶,内心是焦虑不安的。“焦扰”有焦虑、打扰之意,用在这里有歧义,“焦灼”指心中焦急(见《国语辞典》2563页),故“焦灼”更贴切。其他如:“到底命令是神圣的!”改为:“到底纪律是神圣的!”“命令”,是上级对下级的号令,具有强制性、服从性。“纪律”,则是为维护集体利益而必须遵守的法度、秩序,所以是神圣的;“很像是些浪漫的图案。”改为:“很像是古拙的图案。”该句前有“斑驳的弱光落在暗黄色的板壁上”,这里选用“古拙”一词更符合所描写的情境。灯光是斑驳的、柔弱的,板壁是暗黄的,古旧氛围之下的图案应带有质朴典雅的“古拙”之感。“浪漫”是指富有诗意,用在此处显然和语境不符。二是词语的规范化。1955年汉语规范化会议的召开与讨论推动了语言、文字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此,《虹》中类似语词的改动很能体现这一原则。如:“力疾声嘶”改“力竭声嘶”;“跑逃”改“逃跑”;“坌集着”改“纷纷地”;“交臂失之”改“失之交臂”;“忙匆”改“匆忙”;“心相印”改“心心相印”;“情热”改“热情”;“不可免避”改“不可避免”;“狗肉朋友”改“酒肉朋友”;“歇斯底列”改“歇斯底里”;“运命”改“命运”;“伺窥”改“窥伺”;“声嘶力疾”改“声嘶力竭”;“躇踌”改“踌躇”;“挣气”改“争气”;“暗弄”改“暗巷”;“改朝换国”改“改朝换代”,等等。此类修改顺应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时代大潮,为现代汉语的使用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