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4期)
  作品选登
  文义联谜
  二小双双居草屋;(蒜)
  两人个个住工棚。(筮)
  (安徽 曹作伦)
  石阻直流电;(砷)
  火烧横断山。(灵)
  横山笼雨;(雪)
  平水盈川。(州)
  (浙江 邹立坚)
  黄沙折戟千夫指;
  夤夜毁机一虎丧。(梦)
  (辽宁 花树范)
  有言味带刺;
  遇木叶如花。(风)
  (湖南 邓楚正)
  草长湖中真涩;(苦)
  松栽山下挺高。(崧)
  注:“崧”通“嵩”。
  (四川 黄华元)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茴)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奇)
  (贵州 刘克俊)
  事物联谜
  日有所思安寝得;
  死随其事醉杯生。(梦)
  (广东 郑植和)
  千情警醒悟虚妄;
  万象酣眠幻陆离。(梦)
  黄黍尚生卢抱憾;
  乌纱虽戴棼空欢。(梦)
  (辽宁 花树范)
  结雾成云重降雨;(水)
  绽枝落片复还泥。(花)
  (安徽 继 德)
  四方大战拼拼碰碰;
  三面为敌吃吃和和。
  (打麻将牌)
  (河北 李国墉)
  【冬·节】嵌字
  反常气候冬天暖;
  正令天时节气寒。
  (广东 梁凤笑)
  冬日温和歌盛世;
  节时美好庆新春。
  (湖北 刘合钦)
  【冬】合咏、合扣
  秋收硕果新基固;
  春展宏猷旧貌更。
  (湖南 刘治平)
  常年难吻春秋夏;
  累月坐拥霜雪冰。
  (河南 王同路)
  【春·节】嵌字
  春请金联贴脸上;
  节斟美酒醉心头。
  (黑龙江 于化文)
  百花怒放三春里;
  五谷丰登八节间。
  (浙江 邹立坚
  新春鱼跃水波起;
  佳节梅开雪浪翻。
  (安徽 陈 一
  春临玉宇声声慢;
  节庆神州步步高。
  新春瑞雪丰年兆;
  佳节红联喜庆容。
  桃笑春风花献瑞;
  莺歌节令鸟鸣祥。
  十亿精英迎盛节;
  九州圣地庆新春。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春风吹遍九州地;
  节日迎来四海歌。
  新春蛇舞青山翠;
  佳节龙腾大海欢。
  (福建 刘丽忠
  【春·节】分咏
  桃红柳绿百花艳;
  蛇至龙归万户欢。
  日丽风和花万树;
  贴联放炮酒千盅。
  (福建 刘丽忠
  一年四季伊为首;
  万众千家人尽欢。
  (河南 王同路
  【春节】合咏
  昨夜寒潮随夜散;
  今朝喜气伴朝盈。
  (河南 王同路
  百花由此始争艳;
  万众从今共尽欢。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除夕在先开热闹;
  元宵居后再狂欢。
  (浙江 邹立坚
  【春】合咏
  还寒海晏花衔蕾;
  乍暖堤青柳吐丝。
  (河南 王同路)
  【梦】合咏
  两岸同胞求统一;
  九州儿女盼团圆。
  华夏复兴强大国;
  人民幸福小康家。
  (浙江 邹立坚)
  民族复兴同愿景;
  国人幸福大前提。
  (河南 王同路)
  【梦】嵌字
  完成探月飞天梦;
  实现富民强国心。
  (安徽 陈 一)
  【联谜征对】
  出句:
  一夜花开千里白;
  下联对句选:
  三秋枫染万山红。(霜降)
  注: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春水荡满江蓝。(谷雨)
  注: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广东 陶木水)
  三秋林染万山红(霜降)
  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江苏 胡光明)
  三秋叶落满山红。(霜降)
  (河南 闫振领)
  千年影转一轮金。(中秋)
  注: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山西 马慧明)
  九秋香透满城黄。(菊月)
  注:黄巢《不第后赋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山西 曹小平)
  三声蛙唤百虫鸣。(惊蛰)
  注:毛泽东《咏蛙》“春来我
  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湖南 王海华)
  半途雨阻断魂归。(清明)
  (杜牧《清明》)
  满园枝俏半墙红。(杏月)
  (安徽 继 德)
  三春水澈万畴蓝。(清明)
  (浙江 邹立坚)
  满园叶落百花衰。(秋分)
  (内蒙古 韩彩萍)
  九州叶染万山红。(秋分)
  (内蒙古 包苏日嘎拉吐)
  满天月落半船皑。(霜降)
  注: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辽宁 刘德新)
  千门目障一帘悬。(雨水)
  (湖北 刘道海)
  两堤水阔万山青。(立春)
  注: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湖南 向光辉)
  通宵露结万颗银。(霜降)
  (广东 曾梁范)
  九州雨降万山青。(夏至)
  万山菊绽九州黄。(秋分)
  (辽宁 张财恕)
  五更喉亮四方红。(鸡鸣)
  (刘道国)
  七言诗赋两颜红。(清明)
  注: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桃花相映红。”
  几番风落满园金。(立秋)
  注:王安石《咏菊》“西风
  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广西 朱绍麟)
  半天月满万家欢。(中秋)
  (广东 郑植和)
  几声雷响万虫苏。(惊蛰)
  (广东 梁凤笑)
  万灯火舞六街红。(元宵)
  注:朱淑珍《元夜》“六街灯火乐升平。”
  (黑龙江 于化文)
  万家灯耀满街红。(元宵)
  千艘舟渡满江红。(端午)
  (河南 张 升)
  几丝雨过万山青。(立春)
  (广东 王亚解)
  满天蝶舞兆年丰。(大雪)
  注:俗语“瑞雪兆丰年”。
  “兆”,借数词义对。
  (江苏 王敏侠)
  子时雷响万蛙鸣。(惊蛰)
  (广东 陈玉莲)
  上联对句选
  百崖冰冻万枝俏;(大寒)
  注:毛泽东《咏梅》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山东 吴天泽)
  孤桥鹊架二星过;(七夕)
  (四川 黄华元)
  百人魂断半村醉;(清明)
  注:杜牧《清明》“路上行人欲断魂。”
  几枝豆染百番念;(立春)
  注: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九天霖洒三江满;(雨水)
  (湖北 刘合钦)
  万根线落半池满;(雨水)
  (广东 谢周钝)
  三山柳醒八方绿;(春分)
  (辽宁 张财恕)
  综合说明
  一、诗钟信息
  本刊从今年起设“联友钟社”栏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从5期开始,嵌字诗钟稿件请大家改投“联友钟社”。投稿电子邮箱:lianyouzs@sina.com,信函稿件请寄本刊编辑部。
  二、几项更正
  1、今年1期、2期目录和栏目题图里的“联迷”应为“联谜”。
  2、今年2期“关于读者、作者、编者交流”之4:“满腹经纶专坐镇;一身甲胄最横行。”“坐镇”对“横行”不太准确,“坐镇” 是动宾结构,“横行”是偏正结构。后面漏了以下一句话:在本句中,“镇”可解作“镇守”,作动词用,“坐镇”也是偏正结构。
  3、今年1期“一轮新日升平地;(旦) 四面高墙禁罪人。(囚)” 作者应为:(浙江邹立坚)“新时新景小康路;年喜年丰大地春。”作者应为:湖北刘合钦。
  4、“江边候鸟佳音远;(鸿) 山侧居人寿命长。(仙)”2期已发,3期误重。
  5、2期16页中栏倒数 6、5行“岁岁除夕;巍巍退魏。”应为:“巍巍退魏;岁岁除夕。”
  6、1期14页左栏倒16行“地动”应为“地冻”。
  三、综合评议
  本期带底联谜征对应对稿件多,佳作不少,但也存在一些较普遍的问题。一种是一些对句没有用典,也没抓住节令的特征,谜底扣得不紧,有的一句谜面猜“立春”、“雨水”等都可以。再一种是对句和用典扣合不紧,甚至不看注释看不出用了典。如何扣典?
  常江先生《登鹳雀楼》联的初稿是“上去果然拓宽眼;下来依旧放平心。”后来觉得没扣住,登什么楼都可以用,改成了“上去果真穷远目;下来依旧放平心。”用了“穷”和“目”,就扣住了“欲穷千里目”,也就扣住了《登鹳雀楼》,这可以做我们的范例。
  改联(自改)
  安徽 储余根
  原作:
  生前属目心头见;(息)
  死后伴人草下眠。(花)
  改作:
  生前总爱耍心眼;(息)
  死后只能伴草人。(花)
  读者·作者·编者
  来信摘登
  姚老师:
  您好!我读了两期《联谜园地》对……有点看法,与您商榷。……第2期《关于联谜》:“因为联谜是联,上下联因须有关联。”“如果分扣多字又互不关联就不足取了。”笔者以为,谜联(称谜联恰当,因为先有谜语)源于谜语,只因合乎联律的才称为谜联,是谜语的分支。谜联应符合两点要求:1、谜和趣;2、符合联律。 不符合联律的称为谜语;符合联律的称为谜联。强调“上下联必须有关联。”笔者觉得有点偏颇。谜联应归属于“巧趣”对中,“巧趣” 对中又有“无情对”,将“无情对”与“谜联结合起来,即符合“谜和趣”又符合联律,上下联不必有关联,也就可取了。因为上下联本身都是谜,其实就是关联。事实上《对联》杂志上刊发的大多是看似没有关联的谜联。
  上述不成熟的看法,谨呈敬请赐教。寡闻陋见,如不妥请多谅!
  顺祝编安小编意见:
  读者:付连海
  付先生没有电子邮箱,他的意见又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在栏目里做几点公开的答复。
  称“谜联”还是称“联谜”,目前还没有定论,可以暂不争论。在我们刊物上现在还按原来的用法,仍把联文中没有须猜射的文字而另外含有谜底的对联(对联形式的谜语)称作“联谜”。
  二、付先生所说的“《对联》杂志上刊发的大多是看似没有关联的谜联”,是事实。而我正是对这种情况不满足,希望它们成为含有谜底的对联,才提出了上下联要有关联(能内容相关最好,做不到则求形式相同,或再求谜底有关联、猜制手法尽量相同等等),以期作品不仅是一种“对”,而且是合律的“联”或更接近于“联”。而在这过程中却忽视了联谜的巧趣性,因而提了过高的要求,产生了偏颇。根据付先生的意见,我想把那句话改成“因为联谜是一种对联,上下联最好有关联。”请付先生和联友们看是否可以?
  本期命题
  综合题:
  【端午】(【端·午】
  前两期的“出句征对”题继续使用。根据情况,出句“一夜花开千里白(大雪)”征对句改为兼收不同谜底的对句。“文义联谜”、“事物联谜”长期征集。
  欢迎大家出“出句征对”的题目,欢迎评议、修改联谜,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投稿电子邮箱和地址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