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记不住的日子

  • 作者: 好心情原创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0-06
  • 热度78913
  •   作家愿意语出惊人。马尔克斯说:“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这话说得有些苛刻,也有些绝对。起码,我是不大信服的。

      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那么,记不住的日子就不是生活了吗?不是生活,又是什么呢?显然,马尔克斯所说的记得住的日子,是指那些不仅有意思甚至是有意义的日子,可以回味,乃至省思,甚至启人。他将生活升华,而和日子对立起来,让日子分出等级。

      人的记忆就像筛子,总要筛下一些。人需要自我消化,让心理平衡,才能让日子过得平衡。这或许就是阿Q精神吧?有些鸵鸟人生的意思,不会或不敢正视,只会将自己的头埋在土里。不过,如果想让有些事被记住,必须让有些事不被记住,这是记忆的能量守恒定律,是生活的严酷哲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所谓拿,就是记得住;放,则是那些没必要记住的事情吧。

      在北大荒的时候,我见过一位守林老人。我们农场边,靠近七星河南岸,有一片原始次生林。老人在那里守林一辈子。他住在林子里的一座木刻楞中,我们冬天去七星河修水利的路上,必要路过那座木刻楞,常会进去烤烤火,喝口热水,吃吃他的冻酸梨,逗逗他养的一只老猫,和他说会儿闲话。他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听我们说。附近的村子叫底窑,清朝时是烧窑制砖的老村,那里的人们都知道老人的经历,从清朝到日本鬼子入侵,前后几次动荡,是受了不少苦的,一辈子孤苦伶仃,守着一只老猫和一片老林子过活。

      我一直对老人很好奇,但是,无论问他什么,他都是笑笑摇摇头。后来,我调到宣传队写节目,有段时间专门住在底窑,每天和老人泡在一起,心想总能问出点儿什么,可是,他依然什么也没有对我说。不说,不等于没记住,只是不愿意说罢了。我这样揣测。和老人告别,是在一个春雪消融的黄昏,他对我说:不是不愿意对你唠,真的是记不住了。我不大相信。他望着我疑惑的眼神,又说:孩子,不是啥事都記住就好,要是都记住了,我能活到现在?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五十多年后,看到马尔克斯的这句话,忽然想起了守林老人,觉得记忆这玩意儿,对作家来说,是一笔财富,记得住的东西,都可以化为妙笔生花的文字。对历尽沧桑苦难的普通人来说,记得住的东西越多,恐怕真的难以熬过那漫长而跌宕的人生。我读中学的时候,经常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其实,对普通人而言,过去要是真的都记住了,过去的暗影会压迫今天的日子,压迫今天的生活,会如梦魇般一直缠绕在身边,也是可怕的。

      前些日子,我读到英国诗人莎拉·蒂斯代尔的一首题为《忘掉它》的短诗,其中有这样几句:“忘掉它,永远永远。时间是良友,它会使我们变成老年。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经忘记,在很早,很早的往昔,像花,像火,像静静的足音,在早被遗忘的雪里。”我觉得诗写的就是这位守林老人。

      生活和日子,对于普通人,是一个意思。记得住的日子,是生活;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实在没必要给生活镀上一层金边,让日子化茧成蝶,翩翩起飞。

      本文标题:记不住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6380.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