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老编辑的一副对联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771
  • □赵 芊

      在家帮助父亲整理书报,发现有位名叫徐放的赠送爸妈的两件礼物,其中一件是一副联墨。署壬申初夏千华山农书写。父亲告诉我:“这是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颇有名气,但一生坎坷。你先读一下他的《小传》和裴斐写的《序》、鲁煤写的《跋》。”

      遵嘱,我一一读后,觉得此人确实不简单,有传奇般的人生。特别是读了和他有四十年兄弟情谊的战友和难友魯煤写的《徐放其人其诗的悲壮历程》,获知了他悲壮人生的信息。

      他是中共党员,1921年1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2011年5月4日去世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设立在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期间加入地下革命组织“读书会”。1944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初,又加入了革命团体“东北救亡总会”,积极从事抗日、民主斗争,任川北分会理事及机关刊物《文学期刊》编委,《东北文化》周刊主编(与著名作家骆宾基合作)。1946年赴延安,先后在陇东中学、晋冀鲁豫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解放区华北大学三部文学系当过教师。1949年后历任军管会文教委东北组组长,接管东北大学联络员、军代表。北京解放后,调进人民日报社先后担任副刊、《星期文艺》、《人民文艺》及文教版的编辑,并同著名诗人严辰一起主编过《现实诗丛》。不幸的是,1955年因胡风案件而蒙冤入狱,后又遣返农村,竟达22年之久,直至1979年才恢复人民日报社工作。

      徐放先生还擅于翰墨,早年以“二王”书帖入道,后专攻郑板桥“六分半书”,然而在学习郑书的同时,又融合了颜真卿的书风。晚年徐老的书法为之一变,宗法郑孝胥,书风更加畅快,从学书之中又领悟出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无论是惊涛骇浪的斗争年代,还是蒙冤入狱、劳改时期,抑或平反后争分夺秒的工作和创造期间,他都坚持临摹书写。书法造诣极深。徐老所赠对联:

      春风杨柳朝看画;

      秋雨梧桐夜读书。

      笔法潇洒自如,语言通俗易懂。

      

      上联写春天的晨景,春风吹动新绿的杨柳枝条,就在如此美好的时光欣赏名画;

      下联写秋天的夜晚,秋雨连绵,雨打梧桐树,沙沙作响,诗人仍在认真读书。

      斯人已去,风雅长存。

      春风杨柳朝看画;

      秋雨梧桐夜读书。

      本文标题:老编辑的一副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292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