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讲故事学对联(五十四/五十五)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474
  • □张永剑

      

      (五十四)

    变换角度出新意

    【对联故事】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携妻姚氏夫人、女绣孙同游杭州西湖灵隐寺,来到飞来峰下的冷泉亭旁,看见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为冷泉亭书写的对联,俞朗声念道: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俞樾感觉很有趣味,随做答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俞樾的夫人听后,感觉丈夫的答联十分有趣,于是也脱口说出一联: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的确,姚夫人答得比丈夫好得多。俞樾听夫人答得更有趣,更深邃,两人不禁相对大笑。

      其女绣孙听后,笑曰: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惊问,“‘项字’何谓?”女曰:“项羽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耶?”

      俞樾听见女儿天真、奇妙的回答,忍不住击掌大笑,向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按:项羽《垓下歌》中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

    【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对联知识】

      变换角度:对于同一个事物,能够跳出常人思考的圈子,从一个新角度去观察,去认识,表达出一种新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同一个问题: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俞樾的家人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认识,角度新颖。特别是: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表达出奇,于变换中翻出新意。

      【练习】

      读对联,体会作者撰联的新视角。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金田起义前,李广彩(后为石达开部将)在广西贵县开了一家理发店,以此联络革命志士。开张这天,冯云山为理发铺题了一副对联:

      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乍看之后,觉得这上下联的前一句颇具气魄,后一句则较显俗套,有“头重脚轻”之感。冯云山当即请石达开修改,石达开稍微思考了一下,提笔改为: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一下立即把横刀跃马,要砸烂旧世界的气概跃然表现于联中。

      【对联】

      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答案】

      冯云山的对联只是从理发技艺的角度来写,表达理发师技艺的高超。而石达开的对联,是从太平天国壮士精神的角度,表达了要推翻清王朝的决心和愿望。新颖的角度,表达出了新颖的内容。

      编者按:虽然这个故事是讹传的,但这两副联作为讲授这方面对联知识的例子还是很合适的。

      (五十五)

    续 联

    【对联故事】

      古时,闽南有一“清德庵”。庵主十分重视庵里的楹联,每年总要差小尼请贾秀才撰联张贴,润笔费十两银子。

      某一年,清德庵修缮一新。庵主决意在门前刻下一副永久的对联,为清德庵增辉,于是亲临贾秀才书斋相议。

      贾秀才说:“今年物价大大提高了,润笔费要二十两银子。”庵主一口答应,并要求贾秀才根据庵前新开辟的大道和新庵的二扇大门撰联,贾秀才满口应允。

      庵主回庵后,与往年一样,差小尼送上二十两银子去取联。哪想到小尼不懂世情,路上思忖:“往年仅送十两,今年竟送二十两,定是庵主错帐。”于是便干起掩耳盗铃的勾当,从中扣了十两中饱私囊。

      贾秀才接了十两银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令小尼稍等,进房将对联裁下一半,交给小尼带回。正忙于诵经的庵主令其鸣炮贴联,并请来四方僧徒观光,意在郑重其事。谁知把对联展开一看,却令人费解,观者议论纷纷。庵主闻知,亲临了解,见左联写着:“一条直直”,右联是:“两扇开开”。庵主观后满脸乌云,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评说不像联语,有辱清德庵雅气,庵主若芒针在背,遂唤小尼相问,小尼见马脚已露,便和盘托出偷银丑事。庵主责令小尼上门赔罪,并请来贾秀才。贾秀才从袖中取出半副联,只见左边是“西天路”。右边是“佛地门”,原来让人费解的楹联即成了“一条直直西天路,两扇开开佛地门”观者无不翘指叫绝。

      【对联】

      一道直直西天路;

      两扇开开佛地门。

      【对联知识】

      续联:在原有对联的基础上增添若干词语,使联语的内容更充实,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有时能够翻出新的含义来。续联续得好,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感悟。更能够体现出撰联人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力。贾秀才的续联“西天路”、“佛地门”不仅化解了庵主的疑惑,众人的曲解,而且赋予对联更深刻的含义。

      【练习】

      读故事,你能为故事中的对联续写吗?

      白居易被贬到忠州做刺史时,心情苦闷,常到东城苏家小店喝酒。这家店有一种酒,用城门东的甘甜井水同祖传老窖酒“麦曲”酿成,叫透瓶香。此酒喝完半日才发作出来,为了防止客人醉倒,老板只用一两的酒杯卖酒。白居易初来酒店,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杯中酒不满;

      店里客常新。

      白居易立向掌柜道:掌柜,来半斤透瓶香尝尝。掌柜摇手道:客官,本店规矩,只卖一两,多了不卖,因一两便醉。白居易道:管它利害,我今日一醉方休。掌柜原执意不卖,但禁不住白居易苦苦相求,只好打了二两給他。白居易一喝之下,只觉香醇可口,好不痛快,连忙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杯中酒不满;

      店里客难依。

      不料此联却令掌柜十分烦恼,他认为,客人看了对联会认为掌柜卖酒不满,从而影响酒店的生意。此事传到白居易耳中,他却笑着说:“这个好办,加几个字就行了。”于是提笔将对联改成:

      杯中酒不满,……;

      店里客难依,……。

      从此,酒店的生意又再兴旺起来。

      【对联】

      杯中酒不满;

      店里客难依。

      【答案】

      杯中酒不满,哪能过瘾;

      店里客难依,一醉方休。

      白居易的续写使全联内容更丰富,含义也更深刻。“一醉方休”既突出了酒的醇美,又能吸引顾客,真是耐人寻味。

      (236638安徽省太和县倪邱中心学校)

      本文标题:讲故事学对联(五十四/五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326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