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十七)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478
  • □谷向阳 著

      解放战争时期楹联,展示了蒋家王朝即将崩溃、新中国就要诞生的历史趋势,表现了革命者欣慰自豪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七节 楹联的承传

      七、解放战争时期楹联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有人作联讽之:

      只说胜利好,不料胜利还得打;

      莫唱太平歌,谁知太平几时来。

      真内战,假和平,两手欺人遮天下;

      似民主,实独裁,一心称主霸国中。

      蒋介石口头上“提倡民权”,实际上特务横行,遍布鹰犬,有人作谐联讽之:

      百战功勋落一美;

      万里江山在二陈。

      联意是,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将其归功于宋美龄。陈立夫、陈果夫的特务组织林立,他们草菅人命,群众朝不保夕。清华大学校门上曾贴出这样的对联:

      好话说尽,坏事做尽,人心丧尽,民主战士杀不尽;

      宣言发了,鲜血流了,百姓醒了,专制政权倾倒了。

      因为特务横行乡里,国统区的茶馆、饭店、旅社等公共场所都贴上“休谈国事”、“各照衣物”一类纸条,以示客人警惕。有人据此拟一联:

      各照衣冠,此日国中君子少;

      休谈国事,当今世上鬼狐多。

      人所共知,国民党税多,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有人在文殊院菩萨座下戏题一联:

      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

      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

      国民党的贪官污吏多,他们横行无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时有讽联,入木三分:

      上粮纳税养遭殃军,等于暴殄天物;

      派官委员抚受灾民,变相搜刮地皮。

      “遭殃军”是中央军的谐音。

      成都盲哑学校门前有一联:

      熟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作弊;

      有口难诉,我辈何须民主自由。

      此联语意双关,切中时弊,嘲讽有力。

      华北地区流传一联:

      合法贪污,弹劾不怕于胡子;

      公开秘密,交涉只有孙先生。

      “于胡子”指时任监察院长的于右任。“孙先生”指法币,上面印有孙中山像。

      国民党政府经济凋敝,滥印钞票,导致物价暴涨。四川大学一教授曾在自宅门上贴一联:

      民国卅五年,该盼到太平新世界;

      彭祖八百岁,没吃过这么贵东西。

      清华大学一教授写一析字联: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还有两联写得谐谑:

      自古未闻屎有税;

      如今只剩屁无捐。

      民国万岁(税);

      天下太平(贫)。

      “12·1”惨案烈士追悼会上,挽联似海。如张澜、梁潄溟的挽联:

      为反内战而牺牲,真成痛史;

      试思中国之命运,能勿忧心。

      王昆仑的挽联:

      能破天惊非轻死;

      不遭人忌是庸才。

      曹靖华、阳翰笙同挽一联:

      言行并未开生面;

      宰割依然旧葫芦。

      史良挽联云:

      统治者害治,青年遭殃孰能忍;

      立法的毁法,民主扫荡真堪伤。

      黄炎培挽联:

      学生在学校里座谈,暴徒在群众中掷弹,是谁指使那个凶手?

      最高学府何等庄严,青年生命如此宝贵,请你扪着自己良心。

      李公朴题挽联:

      四位民主战士,你们死去,你们永远不会死去;

      一群专制恶魔,他们将来,他们已经没有将来。

      全国各地的挽联还有很多。如:

      尽尽尽,谎话说尽,绝事做尽,人心失尽,民主战士杀不尽;

      了了了,宣言发了,鲜血洒了,百姓醒了,法西巢穴倾倒了。

      四烈士安葬之日,有人仿大观楼孙髯长联叙事纪实,怒斥当局之残暴,歌颂烈士之无畏:

      三百个军人,奔来眼底。摩拳擦掌,势汹汹径往前冲!看周绅牛劲,西服乱闯,俊杰被擒,林蔚帮凶,走狗奴才,何妨硬打蛮干,趁闹里无备,抢几支手表水笔,更撕毁壁报,放一些冷枪热炮,不辜负四文赏钱,九个流氓,半打特务,三升暴徒;

      数月前往事,注上心头。怒发冲冠,叹滚滚英雄谁在!想于冉先生,潘琰小姐,华昌同学,鲁连烈士,壮伟殉难,抛去七尺之躯,尽造谣中伤,掩不了血腥罪行,便拼却一死,留得后继者标榜。谁要你两口棺材,十万臭钱,几句谎话,一点假意。

      挽联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特务的残暴,歌颂了烈士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博古)、邓发、叶挺、黄齐生等十余人乘飞机由重庆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急务,飞机在山西兴县的黑茶山遇大雾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4月19日延安三万多人隆重祭悼“四·八”殉难烈士。中共中央的挽联是: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丧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意,誓争胜利慰英灵。

      宋庆龄挽联是:

      和平大业犹赊,贤劳正赖,何竟中道捐弃,碧血长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山大地尽含悲。

      李公朴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主持李公朴追悼会后,于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无比悲愤,许多城市举行追悼会,痛挽烈士,怒斥当局。中共中央代表团有联致挽:

      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汇万众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周恩来、邓颖超同挽: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

      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董必武、李维汉合挽:

      我辈犹生,变悲哀为力量;

      公等不死,继传统有人民。

      宋庆龄挽联:

      血溅金沙,允有大名光宇宙;

      魂招歇浦,愧无巨笔志功勋。

      郭沫若集《论语》、《易》成联挽之:

      求仁得仁何怨;

      先天而天弗违。

      史良的挽联:

      追悼遍国中,到此方知民主贵;

      责难来海外,如今转笑暴徒痴。

      1949年春节,渣滓洞的难友们在牢门前贴上了一副副别开生面的春联。

      女牢门前在“扭转乾坤”的横批下,贴出的春联是: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楼上二室的春联是: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横批:苦尽甜来

      春联幽默庄重,含蓄悲壮,切时应景,展示了蒋家王朝即将崩溃、新中国就要诞生的历史趋势,表现了革命者欣慰自豪的乐观主义精神。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横批:极乐世界

      这是楼上一室的春联,表现了狱中的革命者身陷囹圄,坚信马列,对共产主义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楼上三室的春联是副集句联,诗情画意,耐人玩味。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并用“大地回春”的横额画龙点睛,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革命者乐观浪漫的战斗豪情和对革命斗争全面胜利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楼上七室的对联:

      两个天窗出气;

      一扇风门伸头。

      此联独树一帜,诙谐风趣,别出心裁,形象描绘了难友们对残酷迫害的鄙夷和藐视。

      龙光章曾被囚渣滓洞,病逝于五号牢房。狱中同志公开举行追悼会。六号牢房敬挽一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国民党撤离前夕,丧心病狂地屠杀了囚禁在渣滓洞里的三百多名革命志士。1950年初重庆各界召开万人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死难烈士。邓小平、刘伯承以联挽之:

      为烈士复仇,彻底消灭反动派;

      争人民幸福,努力建设新中国。

      1948年11月我军发起平津战役,次年11月全歼了天津守敌,活捉了指挥官陈长捷,解放了天津。有人题联:

      飞雪弥空,苦战兼旬,攻克天津寒敌胆;

      红旗报捷,威扬万里,解放华北向中原。

      有人为三大战役题联:

      蒋匪丧师百万,左右前后楚歌彻野;

      我军决胜千里,中外古今战史扬名。

      1949年4月23日我军百万雄狮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军占领了南京,推翻了蒋家王朝。有联咏渡江胜利:

      竞发千帆,破长江百代沉雾;

      携来万众,迎钟阜一片朝阳。

      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从此三山留故事;

      虎旅南征,雪得百年耻辱,迎来万户庆明时。

      有人戏挽独夫民贼蒋介石一联:

      历八年消极抗战,妄想留芳,奈何执意独裁,甘违民主?友邦调处,马歇尔九上匡庐,政治协商,周恩来数飞陕北,未遂同舟之愿,重开杀戮之端,可怜稚子竟无知,独不思总理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经三载暴戾施为,果然遗臭,曾忆改革币制,换发金圆,物价狂腾,翁咏霓一筹莫展,元勋仰药,陈布雷万古含冤,难回大众之心,自取灭亡之路,到底“英雄”徒唤梦,只落得山河易手,仓皇遁败走台湾。

      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蒋家王朝,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本文标题: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335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