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浅说“联眼”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521
  • ●李盛仙

      什么是“联眼”呢?“联眼”是对联中的点睛之笔。如:

      相传王荆公之侄王游为镇江甘露寺山门撰了一联:

      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他写好后自我感觉颇好,因之以告苏轼。苏轼说,此联精神全在“卷”字,惜上联“飞”字稍弱,不能为之相称。他请苏轼修改,苏轼改“飞”为“翻”,王游叹服。这个“翻”与“卷”字正是此联的“联眼”。

      郭沫若在游广州白云山时见该山“听涛亭”有一联:

      旭日朝霞红雨乱;

      天风海水白云间。

      郭老把下联末字的“间”改为“闲”字,虽只一字之改而气象迥异。前人诗话里常有以隽字作眼之说,“闲”在此处即为隽字,也就是“联眼”。

      郑板桥的名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联中的“梳”“润”二字,将“春风”与“夜雨”写活了,写绝了。

      西湖净慈寺的对联: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生百道飞。

      联中由于用了“满”和“飞”两个字,就把景物写活了,写出了神态和气势,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副对联不是颇有一点“化工”之妙吗?同时,给人以诗中有画,画间有诗之美感。

      成都吟诗楼联云: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对联与诗一样,一字闪光,全联增辉。这副对联妙就妙在以“香”、“活”二字为联眼,写出了人物的非凡和景物的秀丽。

      湖南邵阳市双清公园亭外亭联: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

      一个“移”字,把月光将对岸的塔影慢慢移过江来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精炼传神地显示出了月下亭的空灵之景,十分奇妙。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云: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联句造出诱人的意境,贵在有“联眼”。此联如同诗一般美,联眼在“弄”、“窥”二字,把风月写活了。

      北京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山。

      此联的联眼“吞”、“锁”二字用得绝。可说这副联易此二字,顿然失色。二字在此又有特定含义,有镇守边关、抵御外来侵略之势。

      天南水上公园联:

      水自西湖借得;

      竹从南国移来。

      西湖水,天下称美;南国竹,世人叹雅。上句巧“借”,下句妙“移”,顿时,把天津水上公园点得风光如画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上述例子说明,楹联中多有一字见精神,一字出境界的情况。“难怪一字之奇,千古注目”(臧克家语),著此一字,丰神俊逸,全联皆活;换去此字,暗淡无光,失去神采。当然,楹联不是非有眼不可,但有精美的“眼”,确实可以使联作大放异彩。

      本文标题:浅说“联眼”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526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