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天一遗形垂长远——天一阁楹联赏析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783
  • □刘永赋

      

      天一阁博物馆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这个名字早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二〇一八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藏书圣地天一阁。来到天一阁正门,看到大门口外匾为『南国书城』,内匾为『天一阁』,大门外柱楹联为:

      天一遗形,源长垂远;

      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顾廷龙题(钟鼎文)。天一:两字出于汉朝郑玄注《易经》注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原天一阁楼式上层为一大通堂,下层为六小单室,合《周易》『地六成之』吉象。

      南雷:即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上联写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下联写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黄宗羲曾赏叹过:『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大门內柱楹联为: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郭沫若题。联文明白晓畅,概括精当。大门背面柱楹联为:

      建阁阅四百载;

      藏书数第一家。

      沙孟海题。

      进入大门内,我们先看到尊经阁,尊经阁的內柱、外柱均有楹联。

      苏澜题尊经阁门联稍有不工:

      峥嵘一阁东南美;

      书卷长藏天地间。

      沈之魁书尊经阁内柱联: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

      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此联出自曲阜孔庙大成门,为清雍正七年世宗皇帝撰题。

      天一阁藏书楼为一排六开间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开窗。楼上通六间为一大统间,中间用书橱隔开,书籍就放在橱里,正中有明隆庆五年(公元一五七一年)郡守王原相题写的『宝书楼』匾额。楼下当中三间相连,当作中堂,两旁悬挂着文人学士题写的众多楹联,书法、联文俱佳。这里抄录几副,原天一阁门外柱联:

      人间庋阁足千古;

      天下藏书此一家。

      清御史姚伯昂撰书,后毁,复由屠继烈书题,现由陈从周书写。

      原天一阁门联:

      承梅涧、柳汀以后,清节衣冠,世泽永四明司马;

      比南雷、东礀之奇,图书泉石,高楼仰百尺元龙。

      同治九年彭慰高书。梅涧:即胡三省,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号梅涧。柳汀:徐时栋,藏书家,号柳泉先生。司马:范钦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东礀:钱谦益,晚号东礀老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原天一阁门前壁联:

      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

      赐书一万卷,抱残守缺,犹傲公侯。

      宗源瀚撰书,现为沙孟海一九八〇年所书。

      何凌漠题原天一阁内壁联:

      天章特奖图书富;

      世泽长期子姓贤。

      吴引孙题原天一阁内壁联:

      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传示儿孙。

      吴引孙:历官浙江宁绍台道道员、晚清道台,扬州测海楼——藏书楼主。此联的意思:气魄雄伟的天一阁,周边有一池清澈的流水映照左右,而主人范钦当年所藏的这些宝书,传给儿孙,比奇珍异宝还要珍贵。

      全祖望题原天一阁内壁联:

      十万卷签题,缃帙班班,笑绿竹绛云之未博;

      三百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清代史学家。

      全谢山太史题原天一阁内壁联:

      南望蜜岩,为道石质储藏,都归杰阁;

      西瞻祁市,应怅澹生沦落,早逊高门。

      阁前林茂竹秀,曲径能幽。山后有一株千年簟樟,浓荫蔽空,清香满园。宜人、典雅的环境,未免使身临其境,醉心读书之人乐而忘返。听导游介绍,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在天一阁附近的东园进行了改造扩建,建造了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一系列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为参观者提供了个休憩和观赏江南园林景色的场所。景区内东明草堂有几副楹联内涵颇深,冯幵题东明草堂门外柱联:

      圆妙洞庭三百颗;

      高奇太上五千言。

      冯幵,字君木,浙江慈溪人。民国时期慈溪四大才子之一。洞庭三百颗:王羲之《奉橘帖》云:『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上联虽然说的是太湖洞庭山产的柑橘三百颗,实际上是在说王羲之的奉橘帖,也就是说,王羲之的书法完美无缺,神妙无比。太上五千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

      徐时栋题东明草堂堂联:

      山中云在意入妙;

      江上风生浪作堆。

      徐时栋,字定宇,同叔,号柳泉,清代著名的学者、方志学家和藏书家。

      范氏故居是天一阁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布局上看,范氏生活区与藏书区是分开的,生活也少不了楹联,范永祺莪亭题家室住房门口柱联:

      家酿满瓶书满架;

      山花如绣草如茵。

      范永祺:别字莪亭,天一阁后人。此联为集句联。上联出自白居易《香山寺》诗:『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下联出自唐许浑诗《寄桐江隐者》:『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天一阁门前池边有个亭子,柱子上题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天一阁还有一院落名『德和堂』,楹联以麻将为主题,如德和堂内壁楹联:

      无欲则宁,无欲则刚,但为怡情寻乐土;

      有人思进,有人思出,何妨冷眼眺围城。

      扬 颖 撰 李兴祥 书

      竹墅投闲,岂以技高决输赢;方城逐鹿,怎能气短论英雄。

      洪可荛 撰

      德和堂外柱楹联:

      世事沉浮中发白;

      人情冷暖马牛风。

      陈登原撰 周即之书

      关于『天一阁』名字的来历,资料和导游都是这样说的: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宁波人),十分爱好读书、藏书。范钦在不少地方当过官,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收集海内外异文,先辈诗文和未经传世的名士佳作。经过几十年努力,范钦收集的书籍已有七万多卷了。他就把这些书藏在宁波湖西河边的住宅里,把藏书楼题名为『东明草堂』。

      本文标题:天一遗形垂长远——天一阁楹联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599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