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联游』余荫山房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061
  • 文|严梓涵

      自从加入学校的“小联迷”对联社团后,我可是名副其实的小联迷了。我喜欢到风景区游玩,拍下各种各样的对联,回家后搜索每副对联背后的故事,揣摩它要表达的涵义。边游边玩边学,让我大开眼界。

      每到假期,我总会请求妈妈带我去寻幽探秘采风,今年的暑假也不例外。听说余荫山房是番禺人的骄傲,是一座集文化诗韵于一体的古香古色的园林,便让妈妈带我去瞧一瞧。

      我了解到,余荫山房是广州四大名园之一,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并称四大名园。曾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做园名,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取“山房”之名,以示谦逊。

      妈妈载着我们,一路欢歌笑语。目的地近了,远远望去,整个景区大门牌坊气势恢宏。步入园中,首先见到的就是门上的一副名联:

      余地三弓红雨足;

      荫天一角绿云深。

      从字面理解,我觉得是形容这个园林的大小与环境的,因为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于是我叫妈妈在手机百度上查了它的意思:古人以一箭之地来比喻一百步的距离。“弓”即是箭,三弓就是三百步的距离,指这个园林的面积很小;“红雨”,比喻落花。“红雨足”,暗指整个余荫园四季花果不断。园主人通过这么简单却富含深义的一副对联,就把绿树成荫的环境呈现出来。

      穿过文昌苑,就可以看到小广场,还有那一潭碧绿的湖水,湖中倒映着一座花草点缀的假山,旁边有一处石梯。我们沿着石梯上去,居然看到了假山的“山顶花园”,上面怪石嶙峋,流水环绕,青草茂盛,凉风习习,站在山顶往下望,庭院之间游人穿梭,很是热闹。

      下了小山,我又被园内亭台楼阁奇特精巧的设计、惟妙惟肖的雕塑深深给吸引住了,每一处都美轮美奂,让人流连。沿着石径小路,抬眼一望,竟又看见一副让人如入仙境般的对联:

      滴翠山头云青青兮欲雨;

      飘香湖畔水澹澹兮生烟。

      这副对联题于碧波绿湖上的闲趣亭内,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假山和绿湖仙境描绘出来。闭目感受,就如同身临仙境。

      穿过几个回廊,我们又走进了瑜园。听说“瑜园”为居家庭院,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所造,也叫“南苑”,苑内建筑俗称小姐楼,乃家眷生活居所。我发现南苑内的对联充满了生活情趣,比如有副对联:

      为爱鸟声多种竹;

      欲知鱼乐且添池。

      我回校请教了陈老师,她说这副对联声律用古声。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喜爱鸟儿的欢歌细语,所以多种点竹来吸引它们停歇,要想观赏鱼儿们的玩乐,要有池塘供其游乐。园主人用对联叙述着生活的乐趣,当真是透着闲情雅致啊!

      沿着这座小桥,走进阁楼,迎面又可见一副对联:

      径隐千重石;

      园开四季花。

      此联倒是在不少的园景联中都有见过。

      再往前走到回廊深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玲珑水榭”了。它环水而立,呈八角形,俗称“八角亭”。八面全是窗户,结构精巧,既能八面通风,又可八面观景。听说中国古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强调诗情画意,而“玲珑水榭”之所以闻名,就因为它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面对如此幽雅的环境,和充满了书香气息的氛围,漫步其中,顿生诗意,我也小试牛刀为其赋联:

      园林美景藏深处;

      城市风光落远方。

      余荫山房不愧为园林之宝,它能让浮躁的心不再躁动,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这确是一处陶冶性情的雅致去处,更是大小联迷采风游玩、学联练兵的好去处!

      指导老师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陈燕霞:小作者边游余荫山房边搜集对联,让读者身临其境,还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对联文化大餐!在小作者的笔下,把景区之美融入一比比有代表性的名联。他不单细心观察,写出了园林的特色,还以特有的“小联迷”之心,与大家分享学联感受和收获,有别于一般的游记。

      本文标题:『联游』余荫山房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634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