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百家姓氏对联典故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0248
  • 文 |夏民安 洪慧敏

      名流惊世诗书士;

      技艺超人纺织娘。

      在黄姓姓氏对联中,不论是黄姓发源地的江西分宁、湖北江夏,还是现在黄姓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栎阳、内江(今上海县)。这副对联,可说流传最为广泛了。

      上联“名流惊世诗书士”,就是对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一生的概括和总结。黄庭坚,江西分宁人,自幼受父亲熏陶,深得黄氏家学渊源,再加上他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于宋英宗治平四年,以文章优秀考取进士,终于登上了宋代文学的殿堂。他的诗词极受当时士林推崇,士林名人罗宗文总结他的诗词是:“笔势放纵,实天下奇作,宋兴以来,一人而已。” 他与张耒、晁无咎、秦观一起,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与苏东坡、米芾、蔡襄一起,又称“北宋四大家”。黄庭坚去世后,被赐谥“文节”,史称“黄文节公”。故现在江西黄姓,就用“文节”两字,作为黄姓的堂号。在黄姓族谱首页就是“文节堂”三字。

      下联“技艺超人纺织娘”,是对黄姓历史又一名人——我国元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古代,是个男耕女织的封建经济国家,虽然养蚕织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种棉织布却不过几百年。黄道婆,松江污泥泾人(今上海市徐汇区东湾村)。自幼当童养媳,经常遭夫家打骂和欺负,她性格刚直,不甘凌辱,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逃到黄埔江边船上,该船把她带到了遥远的岩州(今海南三亚),跟随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她结合自己的操作技术和体会,不断改进纺织工具,设计出种种新颖图样,回到老家后,又改革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等纺织工具,以及织造、配花、织花等技术,一下子让当时的乌泥泾(现华溪镇)成为江南著名的纺织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美名,对于我国纺织业的兴盛繁荣,起了极大的作用,所以黄道婆被尊称为:纺织业的“祖师爷”。

      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

      联文是唐末工部侍郎黄峭山著名《夏》诗中的诗句:此诗文字清新,感情真挚,从一个侧面叙述了黄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福泽后世,是“黄氏源流”歌的歌词。“黄氏源流”歌里说了些什么?我们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在广东嘉应找到它的原文:

      梅江江山旧华堂,阀阅相传江夏黄;

      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翰院擅文章;

      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继汉唐;

      如见普谱应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

      高阳指的是颛顼,意思是说,颛顼本是他们的祖先,要时时怀着敬仰之心,敬仰之情。

      “黄氏源流”歌,是黄姓代代相传的族歌,后来我们在一些黄氏族谱中,也发现了此歌。

      黄姓是全国2000万以上人口的“十大姓”之一,他的人口占新排列的100个姓氏中的第七位,历史上黄姓家族风流倜傥,也出现了不少风云人物。所以,留下的姓氏对联也较多,联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楚国贵族任为令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号春申君的黄歇;秦时熟知兵法、著名《太公兵法》的作者黄石公;西汉扬州刺史、颖川太守、御史大夫、丞相,为政外宽内明的黄霸;东汉12岁就勤学经典,精研道术,以文章闻名京师,时称“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官至魏郡太守,著名“二十四孝”中的黄香;三国时,著名蜀将,征西大将军黄忠老将;三国吴将,建议周瑜火攻曹军而称名于世的黄盖;三国时期蜀国“立身卓尔”“挺志铿然”的黄崇瑕;东晋恭帝时期孙思作乱,当时身为刺史以身殉国的黄峭;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五代后蜀户部尚书、御史大夫黄筌;明学者、南京礼部尚书黄绾;明清之间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明清之间四川女诗人黄峨;清朝以清廉深得康熙信任的吏部尚书黄机;清朝以直谏而负时望的礼部、刑部侍郎黄爵滋;清朝以善画人物著称的画家黄慎;清朝著名小说家黄小配;清末新派诗代表人物,诗意具鲜明时代特色、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诗史”的黄遵宪;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黄兴。

      黄姓最远的先祖,发源于今天的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当地人因崇拜鸟中的黄莺而自称“黄族”“黄人”,后黄人向东南迁移进入山东半岛,与当地东夷部落联盟,成为部落9支强族的一支,东夷部落首领少昊金天氏的儿子伯益,因功被舜赐以嬴姓,他有14支后裔,其中有一支称为黄氏,黄氏祖先在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建立了黄国,后成为周朝的子爵国。春秋时,天下大难,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南方的楚国,越过大别山,北进中原,先吞并了隋国,接着又于公元前617年占领潘国,黄、息、罗、江、蒋等国国君在蒋国都城正开会商讨抗楚大计,军兵来报,楚军已突破白露河,占领了黄国大片土地,正沿河向西征服蒋国,各国国君迅速各自回国,没几天功夫,黄国被楚国所灭,黄国后代,决定以国为姓,不论逃到哪里,均称黄氏。这就是黄姓的由来,潢川就是黄姓发源地。

      由于黄姓人口多,分布广,所以他们的郡望也多,集中起来有10个:即江夏、会嵇、零陵、巴东、洛阳、晋安、濮阳、东阳、南安、西郡等。

      黄姓堂名“宽和堂”。是由西汉的黄霸而来。黄霸任河南太守时,为政独尚宽和,广为传颂。

      湖北的黄姓,他们的堂名为“江夏堂”,是由二十四孝的黄香而来,因黄香是江夏(今湖北云梦)人,故称“江夏郡”。江西黄氏,只是黄姓的另一部分。

      本文标题:百家姓氏对联典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758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