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鑫 鲁小艳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理自然条件优越,是族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咸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咸阳牛拉鼓。咸阳牛拉鼓是源自民间的传统鼓舞,属于珍贵的民间传统文化。因其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但同时咸阳牛拉鼓的发展正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及时保护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将面临逐渐消亡的局面,所以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二〇二一年四月至五月期间,采访了咸阳牛拉鼓艺人,文章就了解掌握到的咸阳牛拉鼓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传承策略,希望能为咸阳牛拉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发掘新的时代价值提供一点借鉴。
一、咸阳牛拉鼓的渊源、表演套曲、表演形式
(一)咸阳牛拉鼓的渊源

(二)咸阳牛拉鼓的表演套曲


(三)咸阳牛拉鼓的表演形式
牛拉鼓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表演舞台的大小,可以随意组合不同形式的表演方阵,但大鼓自始至终在表演方阵的中心位置,同时在其旁边设置若干小鼓。牛拉鼓表演道具除了大小鼓外,还有小锣、螺号、木梆以及铙钹,而鼓永远居于中心位置,与其它表演道具主次分明。二、咸阳牛拉鼓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咸阳牛拉鼓是民众自发的娱乐性活动,没有专业的社团、学校以及机构组织,多数是为了庆祝娱乐活动而临时起意,专业艺人寥寥无几。喜爱咸阳牛拉鼓的民众自发形成团体,每逢节假日和农闲节令时,尤其在正月十五,都要组织起来表演咸阳牛拉鼓,充实农村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咸阳牛拉鼓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探究造成该局面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观看群体流失,人才严重缺乏
现代文化的发展制约了『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导致观看咸阳牛拉鼓的群众严重流失,现在年轻人大多追求刺激、新颖和快速的文化,对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没有足够的兴趣;此外,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求学,使咸阳牛拉鼓的传承后继乏人,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二)人才理论知识不健全
咸阳牛拉鼓是大型民间鼓舞艺术,目前它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靠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师傅言传身教,徒弟心慕手追。但是,从事咸阳牛拉鼓的人员大多是农民,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乐理知识,导致咸阳牛拉鼓人才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创新发展止步不前。(三)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咸阳市政府在咸阳牛拉鼓的发展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第一,政府过于重视申报结果,忽略了后续保护策略的跟进,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牛拉鼓艺人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出台适合咸阳牛拉鼓发展的政策较少;第三,政府文化部门对牛拉鼓的宣传力度不够;第四,政府补助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牛拉鼓发展。必须逐一解决,不然咸阳牛拉鼓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三、咸阳牛拉鼓的传承策略
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咸阳牛拉鼓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关于咸阳牛拉鼓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咸阳牛拉鼓的传承策略方面,要做到传承人、当地政府和观众群体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牛拉鼓保护体系。(一)坚持传承人的保护
咸阳牛拉鼓主要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为主,民间艺术的灵魂就是传承人。因此,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把从事咸阳牛拉鼓艺人的基本资料、表演视频和采访记录等一系列资料收集起来建立电子数据库;第二,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保障牛拉鼓传承人可以在愉悦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咸阳牛拉鼓的教学和传播工作;第三,可以适当开展牛拉鼓相关活动,让观众群体了解更多关于牛拉鼓这一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激发大家兴趣,进而解决人才缺失的问题。(二)政府加大重视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保护措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咸阳牛拉鼓资金补助力度,加强传承人的管理与教育,丰富传承人的理论知识,帮助传承人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政府要创新开拓,在遵照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适合咸阳牛拉鼓传承发展的政策;第三,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牛拉鼓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在提高牛拉鼓影响力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咸阳牛拉鼓。(三)利用互联网扩宽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咸阳牛拉鼓除了线下实地演出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小程序以及抖音等传播形式进行传播,打破地域局限,扩大影响范围。(四)开创非物质文化经济,研发咸阳牛拉鼓相关文创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学者方李莉提出『遗产资源化是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为当地文化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现象,而遗产商品化的过程也就是遗产资源化的过程。』。咸阳当地政府部门可以设立有关咸阳牛拉鼓的文化节,研发相关文创产品,将带来的利润作为咸阳牛拉鼓社团协会基金,推动进一步发展。(五)牛拉鼓艺人的自身发展
咸阳牛拉鼓传承人应积极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推动咸阳牛拉鼓的创新发展;听取鼓舞相关人士以及观众群体的意见,改进和创新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不断提高咸阳牛拉鼓的影响力。四、总结
咸阳牛拉鼓作为一种具有三秦特色的曲艺文化,具有源远流长、表现形式多样、表演场面宏大以及气势磅礴等特色,是构成三秦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不可缺少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它曾经淡出人们视野,但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力度加大,咸阳牛拉鼓重新走进了大众视野,人们保护咸阳牛拉鼓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在当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需要更加重视咸阳牛拉鼓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传承咸阳牛拉鼓就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咸阳牛拉鼓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咸阳牛拉鼓的传承不仅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