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
张 浩
空间构成是三维空间的一种主观体验。教学中通过电脑辅助设计与手工制作相结合,学生的构思作品可更快更形象地呈现,让学生快速体验自己设计的构思。
空间构成 电脑辅助设计 手工制作
空间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空间艺术的设计,并将重点放在材料、质地和形态的研究上,提高立体设计中形式美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获得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在现代设计教育要求下,课程教学应让学生学会运用造型基本元素,按照构成规律和形式美法则进行组合,对三维空间和材料运用展开探索和研究。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建立起空间概念基本知识体系,掌握空间的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使之具有空间拓展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传统教育中对空间的感觉与特性研究甚少在传统设计教学中,空间构成艺术对三维环境空间的感觉与特性却研究较少。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常习惯于平面性的想象,在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知觉空间上的体验研究意识淡薄。作为现代空间构成艺术教育的思维训练应包含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表达的空间是思维具体呈现,涵盖形态与空间、材料与结构、意识与审美等方面的知识。
(二)提高学生造型构思、空间想象等能力
教学中对学生的空间造型训练是利用实际的材料,对一个特定空间运用平面划分、空间切割、重组组合等处理和结合方法,手工完成三维空间形态。传统的学生设计练习主要以手工为主,学生大量时间用于手工制作,而忽视构思造型、空间想象等能力。以至作品大多缺少生命力,缺少空间感。
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解决常见问题
课程教学是为了解决如何将一个点、线、面和体的元素结合成某种三维形状的问题,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构思方式以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锻炼,使之具备分析各类空间造型要素的能力。根据造型要素的不同,学生应具备产生各种不同触觉的美感识别和敏锐的扑捉能力。(一)以二维空间表达方式加强空间造型构思表达
在设计过程初期对空间形态的思考,除了用模型之外,很大程度上都是运用多角度的二维草图对空间形态进行构思和推敲。空间造型的二维分析表达,是通过徒手勾画空间形态,是设计构思视觉化的过程。绘制的草图能快速、直观、简洁的把构思的造型绘制出来,使构思不断生成、变化、深入,直至最后完成。这种循序渐进的视觉化方法对促进学生形象化构思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构成艺术造型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二)传统课程教学无意忽视了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训练中由于以手工为主,使用具体材料制作,既费工又耗时,大部分时间用于手工制作,很少时间用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它无意中忽略了课程培养学生思想和想象力的能力。
三、将电脑辅助设计技术与手工制作相结合
(一)引入电脑设计软件辅助课程教学教学中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主要有SkеtсhUP、3DМАХ等,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掌握电脑绘图的基本表现手法,软件操作配合教学设计练习。让学生把有效地时间更科学合理地分配到形象化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中,使自己对空间造型的构思多方面地表达出来。学生还可用电脑设计软件把三维形体在电脑中呈现出构思后的结果,使之能迅速的了解形体构造及更多的接触“立体构成”的训练课题。
利用电脑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能自由快捷的训练造型感觉和空间思维想象,而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完成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更加快速有效,多方面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期望值。教学过程更直观、简洁,并减少了教学中诸多不必要的讲解、示范、板演等环节,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时间,针对性地完成学生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作业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设计对象更加具体直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性思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多样化的健康顺利进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的专业研究。
(二)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与传统手工制作教学相结合
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可提高学习效率,但这种训练不可能完全替代手工制作训练的教学模式。手工制作过程中学生对材料本身的质地、色彩、肌理、空间等因素会有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而这些因素又能激发出新的构想。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设计与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学的形式进行,重在以应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多样性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成为单纯技术、单纯手工的训练。通过电脑软件模拟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空间构成艺术思维。
[1]陶涛.空间构成基础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何彤.空间构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张浩(1982-),男,汉族,四川绵阳人,文学硕士,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