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燚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满 燚
高校的教学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教育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理论实践措施。
高校 教学 管理 改革
一、前言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2000年之后,高校大扩招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需要从精英式转变为大众型。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1]。因为受教育学生的素养出现了变化,现在的大学生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原先的那些教育管理学生的理念需要与现实社会相适应,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教育创新的新局面。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一)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现代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人才市场逐渐饱和。一些没有特长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找到合适自己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高校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教育进行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不再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对探索未知,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案例、课题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高校教育需要逐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2]。
(三)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环境发展变化,学生素养发生变化。因为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不再满足当前的高校发展需求,逐步出现束缚发展的现象,工作效率下滑等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也需要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路,高校自身也需要不断调整,内在的一些管理制度需要创新,不断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高校的工作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入高校教育管理的意义在于实现学生对当地社会的适应性,引导学生掌握当前社会所需要他们掌握的能力和素养。然而现实的一些高校管理者还没有深入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们更多的还是口头上提倡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没有本质的转变,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不强,激励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教学管理手段不够多元化
当前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还是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一般就是学校下达到院系,院系传递到教研室,教研室落实给每一名教师,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一层不变地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缺少沟通,学生当前的状态,学校不能有效掌握,他们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目标可能不一定适合学生[3]。
(三)管理制度拓展理念不足
一般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都比较完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是一些高校管理制度的问题所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拓展理念不足。例如:对于教师的管理制度缺少魄力。很多高校的教师都有深造的意愿,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在职称方面有所突破。
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创新理念的融入高校管理者需要具备创新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这是一个高校掌舵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高校教学管理需要不断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社会的需求将是我们大学生发展方向,也是高校教育的管理方向。高校管理者需要明锐地跟上时代的发展,进一步重视改革创新对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意义。高校管理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逐步树立当前的教育思路,实现学生、教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认可。
(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当今的大学生不再像从前那些学生,他们具有更多的创新意识,他们的思维更加广阔。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不断突破单一的手段,实现多元化的管理。面对学生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学习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突破专业设置的界限,在大一下半学期,给出一定的名额,可以实现学生专业的调剂,从而实现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在学生管理方面,辅导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学校需要进一步实现助理辅导员的管理模式,让高年级的学生管理低年级的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治。这样学生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将进一步释放[4]。
(三)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与时代不符的情况,需要给予优化和突破。这样才能进一步释放高校教育管理的活力和激情。高校教育管理需要不断拓展激发教师动力的制度。
五、结语
高校教学管理需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管理者意识的转变,管理模式的多元化,管理制度的突破,这种全面、系统化的改革深入高校教学管理之中,才能使得教师的工作活力得到释放,学生的学习实践意识得到升华,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才能体现。[1]徐红梅,李旭峰,袁胜发,等.关于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A].Proceedings of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2012(11):184~185.
[2]杨振海.国际化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 Volume 3,2012(02):173~174.
[3]王玉海,董丽君,等.基于个性化教育的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A].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ciety Management (ICPESM 2011),2011(12):153~15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