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斌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建斌
自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对于各类专业人才规范要求亦变得愈加严格,而高职教育作为人才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教学模式和水平也开始引起社会诸多领域深刻的关注。笔者的任务,便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和高职体育教学的关联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妥善性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教学人员重视。
素质教育 高职体育 关联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体制的现实存在意义,就是为各类专业领域培养批量化的素质、技能兼优型人才,但是现实往往与之相悖,因为应试理念根深蒂固,许多教师仍旧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上,不能同时处理好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专长发展等工作,某类层面上直接约束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类素质的发展进程,最终令高职体育教学效果和素质教育目标渐行渐远。面对此类状况,高职院校务必要尽快构建起和素质教育理念相互协调的体育教学模式,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
素质教育理论的衍生,主要是为了消除应试教育模式下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其主张结合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改善,包括道德、人文、心理、身体素质等,为日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大幅度提升,做足准备工作。尤其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之下,素质教育可以说是高职等不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工作中极为关键的机理要素,更应该全面秉承素质教育的各类规范要求,来确保同步强化学生个体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具体来讲,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持续推广宣传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设计出创新且科学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实时性锻炼个人的专业和体育技能,以便更好地和特定岗位需求加以对接。长此以往,令素质教育理念切实贯穿融入到整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模式妥善性改革的策略
(一)全面凸显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首先,在体育教学期间沿用各类方式,针对基础不佳的学生进行集中性训练教育,力求在持续激励作用下锻炼他们的上进意识。其次,借助体育教学令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日后心理素质日渐完善,做足准备工作。基于此,高职体育教师有必要在平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类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须依照不同层次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方案。
(二)构建和职业岗位和体能素质教育规范要求交互式对接的教学指导体系
高职生不单单需要具备标准的身体素质,同时其职业体能素质也不可小觑,毕竟其直接决定高职生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劳动。如今职业体能素质已然被认定是人才、劳务市场彼此选择的关键性指标,所以说,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同时,须结合不同学生专业,认证各类职业劳动对于从业人员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明确各类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究竟有怎么样的促进效果,以便日后及时结合生产劳动实践组织实用性较高的身体锻炼活动,保证富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对应的身体素质。如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日后须长期处于伏案的工作状态,其间患上背部肌肉劳损和颈椎病的几率会更高一些,在针对他们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时,教师须结合他们日后工作特征预先开展一些职业病预防的指导活动,令学生透过骑自行车等运动途径来强化自身背部和颈部的肌肉。事实证明,这类体育训练模式不单单迎合计算机等专业学生今后职业发展需求,同时还可持续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有助于真正提升整个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革新体育教学内容,将精力适当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期间,因为承受传统理念约束,无法保证同步改善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与此同时,提供的体育教材内容,也开始出现和体育教学指标、学生内部需求相互冲突的现象,加上许多体育教师应试教学思维的捆绑,使得许多学生盲目地认定为了考试而学习。长期下去,只会严重削减高职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观兴趣以及体育教学活动应有的魅力效果。具体处理方式,则是改变过往单纯注重竞技运动技术、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在高职体育教材之中融入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为学生综合素质改善,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推广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可以说是现代高职院校整个教学事业系统化改革与发展的必要适应途径。基于此,高职院校在正式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期间,要确保和职业教育的整体人才培养指标相互协调基础上,布置实施科学人性化的教学引导方案,令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调查分析各类职业劳动特征和用人要求,并且预先锻炼出相对高超的身心素质。长期下去,切实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1]王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1(09):114~126.
[2]田阗.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22(15):79~84.
[3]毛建平.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改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3(02):155~160.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张建斌(1976-),男,江西南昌人,讲师,研究方向:高职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