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江
习近平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业文明是以近代机械哲学世界观为基础,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将自然界视为人类的工具;而生态文明则是有机论哲学世界观为基础,强调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从内涵看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的经济维度、生态文明的政治维度、生态文明的文化维度和生态文明的社会维度。生态文明的经济维度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为基础,脱离经济的发展来谈生态文明建设是空中楼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技术进步为支撑,经济发展为引擎,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协调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的政治维度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不仅仅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危机。要求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生态文明的文化维度本质上是建立一种有机的文化价值观,从高消费模式还过渡到低碳消费模式,要求处理生产、消费、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政治维度则是强调的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问题。如果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没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就会导致生态资源的加速恶化。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探讨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物种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没错,需要批判的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任何感性欲望都应该得到满足,由此导致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做了改造,把“感性欲望”改为“理性欲望”,即只有经过人类理性反思之后的合理需求才可以满足,避免人类对自然的无理索取和滥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人和自然的关系取决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调和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伴随它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所支配的全球权力关系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本质回归,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