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政
一、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Electronic Files)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由计算机系统访问并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的文件,也可以被叫做“数字文件”。这是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的基本区别。电子文档也是一种文档,它具有纸质文档的所有属性,特别是纸质文档的使用性和有效性。从逻辑上讲,电子文档是“数字信息”和“文档”两个概念的交叉点。它们是具有文件特征的数字信息,又是以数字信息为特征的文件。电子文件的种类多种多样,数字化公证档案主要涉及以下三种:(1)文本文件,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文件;(2)图形、图像文件,使用扫描设备采集,或由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采集的图形文件;(3)视频、音频文件,使用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电子设备采集的影像声音等。
二、电子文件与公证档案
(一)纸质公证档案与电子公证档案的衔接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纸质公证档案方便可靠,利用率很高,所以使用的一般公证档案都使用纸质。但纸质公证档案占的空间比较大,公证档案堆积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是否保存纸质性的公证档案并且保存多久是长期困扰公证档案管理人员的问题。甚至有同志提出为节约空间不必保存纸质公证档案,电子档案完全可以满足查考的需要。在没有明确细致的公证法律依据情况下,个人认为,目前还是应采取纸质档案与电子公证档案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公证档案的做法。由于内容相同,载体不同的两套公证档案,在归档时就必须考虑纸质公证档案与电子公证档案的联系。现阶段应该做的是,重要的电子公证档案草稿的归档。记录了文件的自然形成过程以及最原始的流转、修改流程等信息的电子公证档案的草稿也应纳入电子档案归档范围。(二)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环境下公证档归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档案管理活动存储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计算机具有非常强大的检索能力,电子文件一般在利用和传输方面具有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能够高效查询,必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档案类型。所以,有的档案工作者认为,档案进行数字化后,没有必要再对原件进行保护,因此缺乏对纸质档案原件保护的意识。(2)与纸质公证档案的归档相比,电子档案具有许多不同特点。比如在归档手段上,现在采取以电子档案归档为主,辅之以在纸质档案上人工盖章的方式。但这样就使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难以保证。电子公证档案没能和纸质档案的归档建立必要的联系,在公证档案的完整性上,有的缺乏证书的翻译,有的还缺少公证书的公证文本和公证签发稿。在公证文书真实性、一致性、有效性控制、审查等方面缺乏有利的措施和科学的规划。
(3)对通过网络传输的文件,保密性措施仍需加强。尽管不同的公证员、助理有不同的权限,对文件的保密性仍然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