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汉字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581
  • 王 莹

      汉字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王 莹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其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责任,其一汉字、汉语以及国学经典为本,以实现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目标。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其无论是字音、字形、字义上都与汉语文化具有一致性,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体现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落实好大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汉字教学,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与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汉字教学 大学语文 高校

      大学语文是大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熏陶学生的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汉字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汉字教学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传承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文化产物,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的维系,与汉字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其它的古文字不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其它的古文字不同,汉字现在还是“活的”,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仓颉造字的传说固不可信,但从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成体系的“甲骨文”开始,再到金文、战国文字、秦始皇用来统一文字的小篆,再到今文字阶段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脉相承,汉字从图画慢慢变成符号,越来越简化。它自身的发展就是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汉字是汉语言的文字系统,它与汉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它能够传播汉民族的思想与文化,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我们今天还可以释读;古人的思想精神,我们还可以借古籍去感悟。可以说,汉字已经与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融为一体,当代大学生学习汉字便是传承中华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二、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跟踪知识的动力,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好的教师,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汉字文化兴趣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的培养,教师应挖掘汉字的演变过程、文化内涵和功能渗透的美,将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从而影响并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在理解中欣赏汉字的汉字形成。随着古代汉字简化成简体中文,因形探义的那个时代便一去不返,永远消失了。学生对汉字的原始形式缺乏理解,中国文化的绚丽色彩也因此被冲淡了。因此,教师应适当解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原始形状的汉字(繁体字),让学生在汉字的形态的渲染获得文化审美经验,从而激发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以荀子的《劝学》为例,说明“劝”和“学”,存在着原始形态和现代形态的差异。“劝”的繁体字是“勸”,呈现给我们的愿景是:“在草地上,鸟儿歌唱,就好像传达给农民播种的信息”。而“学”字在甲骨文中,是两双手,意在说明实践教学,手把手的进行教学;下面是一个孩子,说明学习要从孩提时开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动态特性,为学生展示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微妙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隐藏在汉字当中的文化内涵。

    三、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当下,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当中比较重视其人文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不重要,相反,在大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比较差,在笔者所教学的班级所收上来的论文当中,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表达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有文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的现象。我们在小学的课程标准当中就能够发现,课标要求小学毕业就能够认识3000左右的汉字,能够书写2000个汉字左右,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仍旧没有完成小学阶段需要万事成的任务,这足以说明加强汉字教学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汉字教学,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即便是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学生依然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继续学习语文、感受文化。

    四、了解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几千年来,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世界上少见的不中断的、一直延续的文明。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曾有学者专门考证了“茶”、“丝”、“瓷”、“酒”等字的文化史。再如,贷、赠、贿、赂、贡、赌、财等现在和货币有关的字,都属贝部。贝壳怎能表示钱币的意思呢?“古者货币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行钱”,古代确实曾经用贝壳作为简易的媒介物。虽然秦废贝行钱,贝不再作为等价交换物了,文字中的“贝”却不能废掉。还有一些寓意不好的字从“女”,如奸、妄、妓、娼等,由此可见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观念。我们还能从汉语的借词和译词看到文化的接触。中国有史以来,所接触的民族很多。如斯、缅甸、匈奴、突厥、蒙古、等等,每次文化潮流都给汉语留下一些借词、译词,这些借字勾勒出了中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关系。这些借词和译词记录了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接触,反映出汉文化的开放性特点。汉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精髓的过程。我们学习汉字就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五、展现汉字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格式塔心理学也有所谓的“整体和谐”的理论。要之,即是美在于大小、尺度和秩序的适中和合度,汉字的美学特征正与之相符。方块结构是汉字整体和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独体字字字独立,合体字的各个部分通过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全包围等结构结为一体,充分彰显了和谐统一之美。而汉字还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汉字当中独一无二的书法文化常常让欣赏者物我神游而忘乎所以,与艺术品形成充分共鸣,从惊异到体验再到澄明,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著名的“六书”之说,比如,“吏”与“史”“事”古字相同,像一只手拿着一支倒着的笔,表示用笔记录事情的人;“王”字像一把竖立的斧头,代表王权;“相”字的左边是一棵树,右边是一只眼睛,就像是一只眼睛在观察着树,树不直则扶正它,因此有辅助之意。汉字汇聚成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追忆,而这恰恰是其“达意”之美。如果说诗是一种以表现“瞬间情结”见长的艺术,那么汉字无疑是最适合的媒介。汉字本身就是高度概括化和语境化的,它的组合创造的不仅仅是句子,更是意象。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这九个意象的张力带给我们心领

      神会与妙不可言,当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抵达“澄明”之境的时候,便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汉字的意美在这一刻得以感心、养心。

      [1]郜晓芹.中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5):151~154.

      [2]张林.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汉字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7):147~148.

      [3]邝雪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2):204~205,219.

      [4]郭迎春,李军亮.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A].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福建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大学语文研究——“首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武汉)”论文集[C].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福建省大学语文研究会,2015:7.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学院)

      王莹(1981-),女,汉族,吉林四平人,硕士,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本文标题:汉字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603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