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浅谈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650
  • 焦淑红

      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有了自主意识,这时的学生内心较为敏感,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知。班主任是小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但是,部分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经常用成绩优异程度来衡量学生的好坏。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开展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意义深远。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表现

    (一)学生自主意识强

    孩子进入到小学高年级之后,自我意识逐渐深入,这时的孩子不再喜欢家长或者教师将他们作为孩子来对待。同时,这时的孩子还希望获得较多的关注和关爱。情绪上不是十分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常容易激动。

    (二)性别意识清晰

    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在意自己的打扮和相貌,对身体的变化感到困惑。部分同学逐渐出现对异性的朦胧好感,喜欢和异性共处。这时的孩子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开始密切关注,对于一些有关“性”的话题十分敏感,甚至出现早恋现象[1]。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健全品格,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班主任可能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言行直接对小学生的言行产生影响。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上面已经提到,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的道德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班主任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明确的原则是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用一颗热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这一时期的孩子内心较为敏感,自尊心较强,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要将小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学生进行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只有班主任对每位学生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自然而然的接受班主任的教导,促使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

    (二)和学生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德育教育的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同时,高年级小学生仅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在处理家长配合关系过程中,可以和家长之间进行电话沟通,也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引导,促使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关注对孩子的德育教育[3]。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作“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之间共同开展联想,促使家长能够高度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三)开展实践活动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口头上向学生传输道德准则,重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需要对当前教育方式进行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为学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不同游戏或者动作作为载体,促使学生可以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对德育教育思想深入吸收。再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如安排小学生放学的时候,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随手对垃圾进行分类,一同去郊外种草种树等[4]。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今后接受德育教育奠定基础[5]。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缺乏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十分必要。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着,班主任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754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