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军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全程性就业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通过高素质专业队伍构建,并将就业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实现对高职生的针对性、动态性的连续就业指导,继而达到就业指导目的,帮助高职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认知的同时培养其一定的求职技能。通过实践检验证明,该就业教育具有一定有效性,因此本文将以全程性就业教育为中心,针对其对高职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进一步论述,以促进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实现顺利就业。
一、高职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紧张,较多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委托。例如,在面对面试失败情况时较多毕业生会出现情绪失落、焦虑、烦躁等情况,甚至出现丧失就业信心的问题。在调查中了解到高职生就业中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心理、依赖心理、从众心理等。由于高职生学历相对较低,因此从学习到就业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使其就业过程中心理能力较弱。同时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缺乏社会经验及自主意识,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依赖心理与从众心理。除此之外,一些高职生就业中还表现出求高心理、埋怨心理等心理问题。
二、全程性就业教育对高职生就业心理的引导策略
(一)加强学校引导与自主择业理念培养
在全程性就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学院就业工作与就业教育结合,将就业目标定位于服务地区发展结合,将学校推荐与自主择业结合,有效的教育引导与积极的自主择业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有效就业。换言之有效处理这三个结合就能相互补充,实现更高效的高职生就业。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这需要学校与家长相同沟通,并参与到学生就业过程中,使学生就业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开展有效的就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就业知识,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以客观态度看待就业。高职生在校期间学校应积极组织实践实训活动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能力,并逐渐形成专业思想,这对培养其就业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都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最新就业信息,使其能够自主进行选择,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