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技类学校学生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力量;职技校是国家培养大国工匠、技艺传承的摇篮。而职技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引导好了,学生可能成为国之栋梁,比如我校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分获得者宋彪同学。如果引导不好,部分同学可能走上不正之路,出现道德品行偏差,还有甚者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作为多年的职技校班主任,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提出了励志教育的一些措施。
一、职技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经常会听到任课老师讲“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班主任讲“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家长讲“小孩在家里根本不听我的”;社会人员讲“现在的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了”等类似的话语。我作为职技校班主任,发现现在教师、家长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动力欠缺,思想偏激,懒惰、磨蹭等问题,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职技校学生成为违法乱纪的高发人群。根据相关报道,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率有上升趋势,很多校园暴力让人触目惊心。学生间经常因为言语不和导致打架事件发生,也会因为男女朋友原因滋事。还有部分同学会把一些管制刀具带到学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暴力事件的发生。还有一些老同学对新同学的收小弟、保护费等原因造成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2)职技校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根据现有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不爱学习,很多学生上课睡觉,下课玩手机,走路和吃饭还在玩手机,很多都抱着读书无用的想法,有的甚至逃课、夜不归宿到网吧上网,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不予理睬。想尽一切办法欺骗老师、家长逃课、逃学,自由散漫。
(3)职技校学生思想空虚,没有目标。走在校园里面,经常会听到学生脱口而出一些脏话,他们追求潮流、爱显摆自己、追求物质生活,爱玩游戏,爱看电影,爱网络主播,爱听歌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生没有目标,追求,不计后果,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励志教育对职技校学生是影响
(1)对他们理想信念的影响。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的宣传与教育,职技校要以将学生打造成高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发挥班会课、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作用,加大校内平面媒体,校园网络的宣传力度。帮助职技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理念和不懈奋斗的目标。(2)励志教育对学习风气的影响。学校可通过构建励志教育平台,持久有效的进行励志教育。比如通过班会课或主题演讲分享优秀学生的经验事迹,建立长效机制。可通过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事迹报告,分析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验,激励同学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
(3)励志教育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俗话说“激励使人奋进”,职技校老师和班主任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 ,加强对励志教育方法的改革,职技学生一般比较自卑,学习习惯和行为都不理想,我们应该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动手能力、好奇心、专注力等,老师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把他们培养成有益的社会人才。
(4)励志教育对自我管理的影响。励志思想在励志教育中起到主体作用,教师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渗入励志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在形成初期需要老师的培养和帮助,最终形成长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开展励志教育的方法
(1)进行有效的目标教育。目标教育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于如何应用。学生一旦看到了目标实现,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立长期目标并适度的建立短期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期的学习效果将会形成较好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长期目标制定时要务实,求真,因为时间一长,长期目标对职技校学生会失去兴趣,仅仅停留在描述层面。短期目标要具体而容易实现,目标获得场景最好能反复在学生眼前呈现,通过长期暗示,短期激励,这样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2)形象激励法。其实每个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都有获得自信,沉醉自我的阶段。班主任可教育学生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总会经历痛苦和折磨,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告诫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没有非凡的自信和自我欣赏的能力不可能获得成功。班主任可利用这种方法,在平时的各项校园活动中将孩子们取得成功最佳的形象拍下来 ,给他们制作成卡片加入奋斗的标语挂在班级开设的专栏中,班主任也可用照片中的形象来称呼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样,励志教育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四、结语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职技校励志教育与学生成才间的关系是很明确的。通过励志教育可以帮助职技校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想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关系,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更加有利于学生自由,全面健康成才。班主任只有明确了励志教育对职技校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持久有效的进行励志教育,就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大国工匠、国之栋梁”。[1]戴春平,廖远兵,何秋霞.如何构建中专校励志德育教育新模式[J].茂名学院学报,2009(4):26~29.
[2]鲁显玉,王振宇.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励志教育的作用及方法[J].高教高职研究,2009(10):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