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前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县级电视台文字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可谓是不少,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一)编辑的政治素质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疲态尽显——许多电视受众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电视新闻,一些文字编辑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在进行稿件编辑时开始蓄意夸大新闻事实,甚至违背新闻编辑的职业操守,关注一些比较低俗的新闻事件;少数、个别记者为了多领稿酬,刻意制造假新闻,而作为编辑也没有认真进行核实,编发虚假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级台的公信力。(二)编辑的业务素质急需提升
首先,县级台电视新闻文字编辑虽然均从事过记者工作,从事过新闻采写,但由于人手少、人才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编辑对新闻稿件采写、主题提炼、亮点挖掘等相关技能还未完全掌握便被推到了文字编辑的岗位上,加之这些编辑大多非科班出身,不具“慧眼”,对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稿件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远远不够,不能“沙里淘金”,编辑出来的稿件平平淡淡,没有亮点。其次,缺乏编排技能。有些重要稿件需要写开栏语或编后、甚至配发评论等。但在一些县级台,编辑往往只会将记者或通讯员的稿件简单地罗列起来,不注重自身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节目没有主线,没有旗帜,没有方向,没有引导力,只是简单的信息报告。第三,缺乏策划能力。不能根据节目和编辑需要精心策划,组织开展采访,记者和通讯员交什么稿件编辑就编发什么稿件,节目层次感不强。(三)编辑的语言素质仍需改进
从目前县级电视台编辑的稿件来看,大多数编辑的语言素质较差,表现在:(1)语言不够简洁精练。用语颠三倒四,重复啰嗦,能一句话说完的,三句话也说不完,没有把语言运用到极致。(2)凭个人好恶擅自改变日常用语或词语,凭空杜撰词语,不能清楚表达新闻事实和想要传达的意思,受众看了一头雾水。(3)不善于用群众语言。群众语言往往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总结,具有通俗简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等特点。对它的合理运用,既可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又能增加语言的艺术活力。但有的县级台的文字编辑却不善于学习,语言素质长期得不到改进,更谈不上较好的运用,使宣传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四)编辑的创新意识还需提高
创新是电视新闻文字编辑的生命,但有的文字编辑在编辑稿件时,往往顺其自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编辑水平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编辑出来的新闻节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的动态报道多,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反映基层、反映群众实践活动的报道少;浮在面上的报道多,“三贴近”的报道少。新闻报道进入怪圈,节目缺乏吸引力,群众不爱看、也不喜欢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办节目的收视率,阻碍了县级台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二、对做好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是一项完整体现编辑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系统工作,编辑素质的高低对新闻节目质量的优劣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新闻编辑队伍。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电视新闻文字编辑的素质。(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质
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做好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从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的任务来看,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是选稿、改稿、组合、编排。作为一名编辑,如果不了解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凭什么标准去选题、改稿和选择头条?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因此,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必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真正使新闻掌握舆论先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引导功能,用党的政策为百姓解疑释惑,把群众的心统一到大局上来,架起党和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二)强化新闻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论语·魏灵公》中有这么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编辑不一定是专家,但要努力成为一名“杂家”。不仅要对新闻基础理论、新闻稿件采写及编辑相关知识熟悉,同时也要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知识有所涉猎。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因此,必须博览群书,切实加强对新闻基础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的学习;切实加强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不断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更新知识结构,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晓中外。同时,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地的经济形势、文化背景、民风民俗、民族特点等,才能驾驭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才能及时对摆在面前的一大堆稿件作出正确的认识、判断和取舍,才能“沙里淘金”,编辑出来的稿件才能贴近当地实际,报道主题才能够得到升华,节目才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