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珺/西安财经学院
中国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开展,改革的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得到了很多实践经验,总结了很多探索理论。虽然改革的思想被接受,但很多旧的方法和方式全面改革还需要时间。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还受到传统模式的禁锢,急于寻求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如何采用合适手段,重视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完善高校教育体系,是地方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关系
(一)专业建设现出高校特色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部分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熟悉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既安排专业知识理论课,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国的高校数量几百所,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在各高校中的地位和优势,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地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阶段,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在规则在高校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上尤为重要。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上,有人曾提出这样的理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大学,一定要具有自己自己的特色。具有特色的高校体现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和教学方式上。专业建设又作为高校特色的重点,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体现一所高校真正的价值所在。(二)办学特色可以使专业健康发展
高水平专业主要包括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严谨先进的教学参考书及完备的实习实验条件,尤其是优秀的教学大师,这些都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市场规则进入高等学校,高校之间出现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上述条件为竞争中取胜奠定了基础。这些条件还不具有竞争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要有不同于同类学校的服务面向、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以及围绕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验条件和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素质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专业特色。具有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更加符合服务对象需要,更加有利于所需人才的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更能满足特色人才的培养,在各具特色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人才,会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