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兵/河海大学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太极拳开始在高校逐步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教育体系,不少专家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目前为止,对太极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太极拳公共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出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总结了高校太极拳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规律,并对今后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对高校太极拳的教学提出有效建议,改善太极拳课程教学效果。二、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
(一)高校太极拳课的教材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教材,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教材能够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太极拳教材是学生学习太极拳知识的重要材料。学生通过太极教材,学习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解掌握,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练习动作。通过调查得知,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材,有的是国家出版的统一教材,有的是教师自己的教科书,不同高校所用教材的版本和内容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本文对所用教材的查阅,得知高校使用的太极拳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只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简图对太极拳进行描绘,没有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描述。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也只是参考图进行教授,对太极拳内涵并不了解,因此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二)高校太极拳课的场地状况
运动场地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场地,体育教学就不能进行下去,因此需要足够的教学场地作为支持。太极拳教学对场地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基础设施和相应的运动场地等。
表1 高校太极拳教学运动场所状况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太极拳教学场地集中在操场、体育馆、武术馆以及其他场地,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56%、15%、9%和20%。从数据可以看出,操场是大部分学校太极拳教学的场地,这是由于操场很常见,基本每个学校都有,而且场地开阔,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天气以及其它课外活动的影响。体育场则不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如果与其它课程一起进行的话,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降低教学效果。调查数据显示,一小部分学校使用武术馆进行太极拳课程的教学,其优势与体育馆基本相同,但也有缺点,由于空间有限,少数有武术馆的学校不足以供太极拳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