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彦/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多授予大学生一些关键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关键能力的含义,并将关键能力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有四种,分别是: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这四种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支持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能力培养
如今学校的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书面知识的传授了,而是一种对于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们的教育方法应该符合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引导大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一些文章当中大学生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很准确地提出文章中所用到的表达手法,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多写作,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写作方面的能力,从大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上甚至可以看到学生为人处世的作风,并且可以养成大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呢?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要想让一个大学生培养起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大学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当中,在集体生活中大学生会学会怎样和他人相处,怎样解决自己与他人的矛盾,也能学着去处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整个过程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实践,教师只是这方面的引导人。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大学生布置一道需要几个人一起完成的作业,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增强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能够在这个大学集体中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从而根据心理进行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上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激发起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让大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大胆地去尝试,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的一种探索能力。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上都需要有创新能力,可以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创新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树立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拥有这种能力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培养的过程,在这当中教师可以帮忙进行思想教育,但是要想真正的具备职业能力还需要大学生对现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解才得以实现。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上教师可以多给予一些职业能力的引导,在语文课程上给大学生们布置跟以后工作想类似的场景,让学生自己提前适应这种环境,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让大学生在熟悉语文的同时也懂得了职业能力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提升自我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