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网络的全球化,信息化已普遍运用于各行各业,对教育而言,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模式,同时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充分运用网络优势,优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信息获取、人际交流的互动平台,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又具有虚拟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因为网络的这一特点,才使一些大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心,甚至沉迷于网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到网络中去寻找慰藉,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反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等对大学生进行帮助、疏导、引领,发挥网络的传播特性,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趣味性,较传统的教育模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内容直观生动、容量大,运用互联网,弥补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内容枯燥、学生厌学等不足。而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可复制性、实时性、共享公开性等优势,是当代大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随时接受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着受教育的学生们,比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具实效性。
二、现状分析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很多民办高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了思想教育网络平台,包括微信、短信、微博等即时新媒体途径,但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到位,缺乏高水平的编辑来完成平台的文章创作与排版,推送的相关文章缺乏新意,趣味性不足,很难吸引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网络更新和维护需要具有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实际上只是其他岗位的人员代管,对出现的各种网络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病毒入侵和信息被盗防不胜防,由于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网络管理安全防范意识较弱,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安全受到威胁。
(二)重视不够,新媒体使用率低
一些高校领导和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招生和强化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无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配备、课时分配上还是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处在劣势。虽然根据要求,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也有一些网页、文章、活动方案等,但内容更新不及时,运用率低,特别是新媒体形同虚设,使用率极低,失去了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道德行为失当,传统教育缺失
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但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些大学生辨别能力差、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淡薄,有意无意的获取或接受一些负面信息,如黄色、暴力内容、消极反动言论,还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长期受不健康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的甚至存有报复社会的错误观念。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一些大学生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不顾自身家庭条件与他人攀比,传统教育和民族精神严重缺失,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情感缺失,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教育势在必行。
(四)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多,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师资配备严重不足,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常常被弱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严重不足,课时多,工作任务重,有的思政教师还要兼任其他工作,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其他专业或部门调入的,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教学经验都有一定的欠缺,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加之一些教师趋于老龄化,没有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又不注重后续的自我提升,很难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个别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责任心差,教学模式陈旧,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很难提起兴趣。
三、应对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自上而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认识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和其他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合理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信息化和即时媒体资源的运用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全面、更具体、更具实效性。
(二)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信息化网络平台是互联网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平台建设具有必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提高网页设计技巧,丰富推送内容,把一些具有正能量、积极、健康的信息及时推送到平台上,还可以采取问题讨论、网上答卷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平台的管理和安全维护,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做好平台的维修、维护,系统更新,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和系统杀毒,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信息和进行各种破坏,提高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平时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多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如男生喜欢的国内外时事、体育动向、各类球赛,女生喜欢的偶像剧、时装,缩减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提升自己的亲和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个性强,同学之间发生小矛盾是难免的,这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适时抓住时机,做好调节和疏导工作,缓解矛盾,使学生更能团结互助,提高自身修养。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思政教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自身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习人际沟通、心理学、思想政治等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多为教师提供参加外出培训和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并加以选择吸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把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多媒体视频把理论知识、声音、图像等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使思政教学更具时代特点。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识别信息的优劣,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运用。把控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选择正规的知识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后续自我提升,做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信息化驾驭能力的高素质思政教师。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拓展教学内容
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例如,可以运用微信、手机短信等即时新媒体进行热点问题的讨论、学习内容要点的转发、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效率。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去孤儿院或养老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体会自身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增强自信,特别是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得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观念。通过各类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工作的艰辛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六)各方通力协作,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教育,仅靠学校和思政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思政工作需要全体教师以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教辅人员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全校教职员工都应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要关注孩子对网络的使用情况,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让孩子出现太大的偏差。社会各界应给与大力支持,协助家庭、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控制网络环境,严禁一些谣言和负面消息在网络传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把网络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互联网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重视不够,新媒体使用率低、道德行为失当,传统教育缺失、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采取更新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拓展教学内容、各方通力协作,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等途径,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符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