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理念创新
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所有课程结构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新的教学理念能够指导体育课程的创新,满足新时代和新课改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全面化设计。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往往不重视体育课程的设计,使得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会根据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课程设计,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要转变体育教学课程设计理念。在学校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对本学期体育教育教学课程进行设计,合理科学地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在满足体育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二是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学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在进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计时也要秉承这一原则,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向、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创新。三是注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践。体育教学是门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教学课程。在进行体育课程创新时,也要注重实践为主的创新理念。在体育课程设计中以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为主,在以实践为主的理念作用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定能够全面提升,满足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形式创新
一是不断拓宽体育教学的教学范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之上,应该将体育教育充分融入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建立课外的体育学习机制,组织学校体育运动的俱乐部、足球队、篮球队等多种体育活动组织,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之外,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二是完善体育教育课程结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创新,要不断完善课堂结构。体育课堂的结构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堂的引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兴趣,将本节课要教授的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和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将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之中。其次是理论教育。在学习内容引入的基础之上,对于本节课要教授的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懂得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方法。最后是实践活动。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之后,应当在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之下,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体育运动。第一阶段是体育教学课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不能够对学生放任自流,而应该在学生自主完成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避免学生错误的操作或者发生身体碰撞的一些影响健康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创新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老旧项目的体育教育。体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很多体育项目从国外引入中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当随着体育项目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与时俱进。一是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于篮球、足球和跑步等,几十年如一日。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于体育教育的需求,应当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像羽毛球、网球、桌球、竞走、游泳等一些体育项目,都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之中。有丰富的体育课程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满足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体育教育水平。二是重视体育精神的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运动方式,还应当将体育精神充分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之中。体育精神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帮助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打起精神克服困难,能够在学生受到挫折时帮助学生勇往直前、开拓进取。这不仅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之后,成为他们的内在精神动力,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育课程应当将体育精神的教育纳入到课程创新之中,充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制度创新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创新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首先,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申报制度。在开始一学期的体育课之前,由各位体育老师向学校申报他们想要上的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由学校统筹进行审批和规划,将体育课程合理安排到各个院系。其次,建立纪律制度。在体育课程进行中,如果出现违反教学纪律的现象,将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因此建立体育课程的纪律制度,对于提升和保障体育教学的效果意义重大。三是课程创新的激励制度。对于一些在体育课程创新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要进行激励将他们的创新事迹宣传推广,鼓励进行体育课程创新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