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基于任务驱动的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402
  • ■秦国华 李 勇/齐鲁理工学院文学院

    一、前言

    高校英语教学作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加快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近年来,我国的任务驱动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鲁子问(2002)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课堂导入,任务呈现,语言知识学习,文化信息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和任务完成。魏伟(2010)认为,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确定学习任务、讨论合作探究、任务演练实施、任务总结评价、强化练习和任务设计。上述研究成果为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目前尚缺乏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而且不能够针对具体的读写课程设计有效的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普遍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推崇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原则上,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提倡“意义至上”、“应用至上”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同时要详细向学生介绍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完成任务的各项步骤,然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分别执行各项任务,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任务小组进行交叉分析、评比和判断,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升。

    (二)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开进行教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大体都是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主要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英语读、写整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的模式逐步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接受,但课堂教学多数仍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讲解阅读内容和写作技巧,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讲解严重脱节;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起指导和辅助作用。因此,后者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能力,并通使这种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这种教学模式符合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任务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这种教学效果。

    (三)高校专业英语读写与任务教学法

    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综合应用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两环,阅读可增加词汇量、增强对英语习惯表达方式的理解,是扩大视野、拓展思路的基本途径;而写作则是对词汇、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英语读写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量和更加实用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综合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专业英语读写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面对的学情不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英语读写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完成一定的阅读写作任务,也具备了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观察英语文章的用词技巧和句子结构,进而掌握写作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英语专业的读写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实用。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任务驱动型”英语专业读写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建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教师创设条件答疑解惑和课堂辅导为辅的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根本性转变。

    (一)以任务为主线

    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要提前创设读写任务,并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完成,通过创设和布置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这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关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读写中能够有的放矢、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研究,完成教师创设的任务。

    (二)以教师为主导

    在任务驱动型的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讲授者”,而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安排和创设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完成读写任务的过程中研究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任务的设计者、指挥者,起的是主导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驱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吸收者,而是意义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并且这种建构不能够为他人所代替。这就表明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任务驱动型英语专业读写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任务驱动”的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模式的运用

    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提升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语法运用能力、句子分析能力和读写技巧来完成。“任务驱动型”的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一)教师统一管理和监控

    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按照教学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任务”小组,按照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创设相应的读写任务,在实际读写练习中讨论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技巧,对读写任务作出分析、判断并进行反馈、反思和探究,建构意义。同时,教师要规定单位时间内的最小读写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相关任务的分析思考并给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按照读写周期和所完成的读写内容创设不同的任务,实施动态监控并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任务的循环创设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有效衔接,加深记忆,不断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模式

    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查询学习资料、自主进行读写训练,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但是自主学习要在教师创设的“任务”框架内进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式读写练习和讨论,使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学习内容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从而加强对阅读材料的进一步深入理解,提升对写作技巧的运用能力,锻炼判断辨析能力,提高综合认知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有效提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基于任务驱动型的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理解则是对语言的消化和相交流过程的转换,而写作则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以及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任务驱动型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中,要强化英语从输入到输出过程的转化过程。具体措施是,按照教师创设的任务,通过阅读,采用口头描述的形式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以书面描述的形式概括阅读材料的大意,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语言表达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辅导和纠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并要求学生将口头评价的观点和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以此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状况。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主观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阅读心得和讨论笔记进行小组间交换,以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共同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英美文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读写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脱离单纯的背单词、记语法、翻译句子的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标题:基于任务驱动的英语专业读写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480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