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方/日照海曲高级中学
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形成和发展,高中班主任的教育职能与教育形象也正处在不断转型与优化的过程当中[1]。依照最新的教育理念,各级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不能只单纯向学生灌输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理论,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高中班主任作为高中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人,需要在管理实践中高效融入德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高中教师普遍意识到了加强德育教育对高中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但目前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德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在德育教育方式上,高中班主任主要采用的是理论灌输的方式,学生接受程度不高。在德育教学体系上,首先,在职的高中班主任教师在以往的从业过程中,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实际的德育教学经验欠缺。其次,新入职的班主任尽管在校学习阶段接受过系统培训,大致了解向高中生传输德育理念的方式,但由于其经验不足,导致在实践中难以通过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德育知识灌输。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理论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指导高中班主任将德育理论融入到日常管理实践中,德育教育的整体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高中教师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行为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班主任的人格、学识与其教育教学成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成长带来深刻影响[2]。高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什么样的帅,带什么样的兵。班级亦是如此,班主任行为方式、道德素养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要时时规范自身行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行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适当组织户外活动,深化学生对德育理念的理解
为使传授的道德理念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还可以适当的组织课外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注意以德育教学理念为参照,使学生更好地将德育理念融合到生活实际为目的,为学生组织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让学生通过与老年人的交流,体悟“敬老”的重要性;可以组织学生到孤儿院陪小朋友进行娱乐活动,通过学生与孩子的接触,使他们懂得“爱幼”的意义。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加深对德育理念的理解,从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德育理念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创建班级文化,利用文化氛围感染学生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创建班级文化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理念。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制定班规时,规定班级板报的更换周期。班主任教师可以为班级板报规定以德育理念为主的主题内容,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由每组学生按照周期自行寻找素材更换板报内容。这样创办板报的学生就会自觉地接触和了解优秀的人物品格,接受感染;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在平时生活中能时时看到板报内容,接受到熏陶。板报的创建会使班级所有学生,在优秀班级文化氛围的感染中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班主任教师还可以时常开办班主题班会,对班级中一定时间内的优秀行为给予表扬,对不良习惯予以及时指正,激励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
三、高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增强学生对德育理念的理解。有利于使学生在高中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有利于未来社会稳定
高中时期,是规范学生行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时期,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德育观念的渗透,在高中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思想深处明是非、辨善恶,会使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社会人员的整体素养会有所提高,有利于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四、结语
高中班主任教师是高中生生活习惯、思想道德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