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之蠡测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046
  • ■李英梅/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清河学校

      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对应到如今,新课改同样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课改后的新教材《思想品德》,选材大胆、内容新颖,从编排上更加注重了对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思想品德教师而言,应该努力构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使得学生能用课堂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思想伦理问题,实现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目标。下文结合笔者的教学感受和经验,从新课程导入方式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生活化、以及教学案例引用的生活化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路径。

    一、新课导入方式的生活化

    过去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多以教师的照本宣科,纯理论灌输讲解为主,很多理论过于枯燥,难于理解,学生也是被动学习、背过就忘,缺乏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堂中,新课导入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应努力选取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或是生活相关的素材,做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论题,让学生在好课前搜集材料,课堂中分成小组利用资料和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例如,在“面对突发事件”这一课时,可以列举校园中出现的暴力现象、社会上诱拐儿童的现象,通过当地时事新闻的引入,让学生在感受到生命可贵,应该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同时,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就在身边,离生活很近,能使学生产生现在学有所用,将来学以致用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热爱。

    二、课堂氛围和组织的生活化

    有学者研究显示,良好、放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感受师生协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互动,更易受到教学内容的引导,引发情感共鸣,继而激发学习兴趣。在此氛围下的学生大脑高度活跃,思维集中,理解能力强,是灵感与创意迸发的最佳时刻,因此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而言,有意识的促进和强化课堂氛围和教学组织形式,对于课程教学和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课时,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侵害案例,图片和影音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对于各种情景,如网络聊天、交通事故、旅游伤害等情境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穿插提问,加以引导,继而在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对课堂结论进行总结并加以补充,强调在面对侵害时,应该机智谨慎的保护自己。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中,教师始终秉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让其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畅所欲言,积极探索。

    三、课堂案例的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生活而教育才是活教育、与生活脱离的教育是死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时刻谨记,活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有鲜活的教学内容作为来源,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新课导入或是课堂案例小组讨论时,所引用的案例应当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生活,最好以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例,例如教师本人、学生本人、本班、本校或是本地区的事情作为案例。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实际生活发出问题,并自己运用课堂所学解决问题,强化思维与实践的统一,让所教授的内容能够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例如,在“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课时,通过提供影视动画资料(关于网瘾少年违法犯罪的故事)为学生,特别是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敲响警钟,通过令人震撼的人生结局,让学生自己感悟。这种摆脱了照本宣科,纯粹说教的课堂内容,能够轻松引起学生的共鸣,感染学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教育实践的生活化

    在美国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错了,我懂了。”这句话显示了在教学过程中,仅靠填鸭式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听过就忘,特别是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动手体验的教学实践才能让学生知道和懂得。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课余布置既与课堂内容相关,又能在生活中体悟实践的课外作业。例如,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课时,让学生注意记录留心未来两周内自己或是身边切实发生或是网络上的时事新闻,对于侵害等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应对以及防护措施,并回归课堂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英国教育学家麦克菲尔曾指出,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面向社会现实的道德教育课程,其本质并非是道德教育,而是理论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念,从课程导入,课程氛围和组织,课题案例引用,课后实践等几方面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全程实现教育生活化,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宣讲和说教,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贴近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以学习主体的角色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和互动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归纳、分析以及总结和表达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之蠡测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509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