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鹏/咸阳师范学院
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而言,由于课程压力和生活节奏均有减小或减慢的趋势,因此不少学生对于日常锻炼和身体健康的关注也相应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羽毛球作为在我国开展较为广泛的一种体育运动,也被纳入了高校体育课程内之一。但是,高校体育课程往往班级容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羽毛球课的教学实践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由此,分层教学法的引入将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内涵以及特点和原则,以下将做具体的介绍,并同时分析和探讨分层教学法对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利好作用及其具体实施路径。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原则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和层级,并分别安排具有一定差异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各自群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带有“因材施教”特点的合理教学方式,对于班级人数多、个体差异大的高校体育课程而言尤其适用。在分层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和隐蔽性原则,也就是在鼓励学生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同时注意照顾其自尊心和情绪。二、分层教学法对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利好作用
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减小学生对某项技能的学习压力。通过分级或分组使学生在同一级别水平内开展学习和训练,能够带给其高度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有效使其更快掌握羽毛球技术,而不至于被过高水平的学生打压或因其他同学水平较低而感到无聊并丧失学习兴趣。二是帮助课程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对高校羽毛球课程的教学班级进行分层或分组之后,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组别需求展开教学,按照目的有别的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这与“一刀切”或“大锅饭”似的体育课堂相比,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成绩也将得到大大提升。
三是帮助高校更好地提升人才质量。通过实行分层教学法,将提高高校学生对羽毛球课程的热爱程度,进而使其更加喜爱体育运动。这有助于培育其终生锻炼的良好意识,打造大学生的强健体魄,并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备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帮助高校更好地提升人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