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玲 吴袁幽 彭 菁 彭梦莎/川北医学院
一、安仁镇民俗文化概况
安仁唐代建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仁以“博物馆小镇”闻名全国,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文博立镇,发展文化旅游、文博产业的小镇。同时,安仁镇有其独具一格的婚庆习俗、物资交流大会、刺绣和染布等,从安仁辐射到整个川西地区,浓缩了川西地区近代史的变迁,展示了其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一)春分会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3月21日左右,被视为全年农业生产忙碌的开始。安仁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春分会,2008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仁和周边市县的近两万居民参与春分会,以农具交易为主,结合传统踢脚板鼓、马灯和川剧等表演。(二)以物易物
每周六举办“以物易物”集市,换来的衣物等将通过专门渠道,捐给贫困孩子。组织农户带上农副产品进场“以物易物”,让参与赶集的游客以一些尚有价值而自己又不急富的物件从农户手中换到中意的农家土特产,农户凭手中的农副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且不必动用现金[1]。据介绍,以“川西第一集”名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以物易物”赶集活动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展示民俗经商文化的赶集会,将失传数百年的“以物易物”交易形式重新展现在了游客面前。(三)川西民俗婚庆
安仁镇作为川西公馆集中的古镇,依靠地理位置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优势,举行川西民俗婚宴和婚服走秀的展示。安仁古镇川西民俗婚庆源于清末民初,其古风浓郁、礼仪周全,灼合、访人户,发八字还庚礼、会亲,定年月,迎亲、出亲、拜堂、谢媒、回门等特有的川西婚俗习惯,独具原生态婚俗厚重文化,彰显了传统的儒家观念,又倡导道家和谐包容、顺其自然的理念。二、安仁镇民俗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反哺效能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人的城镇化,是一种更加包容的城镇化,是集理念、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也是一种兼顾文化多样性的城镇化[2]。城镇化建设的新就在以人为核心,重视对城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落实“五位一体”的新思想。民俗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反哺效能概括来说在文化、经济、社会三个方面。(一)文化反哺
民俗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是一种无意识形成的文化标识和符号。安仁春分会、以物易物、川西民俗婚宴等民俗活动是文化反哺效能的具体体现。在安仁“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模式建设下,以安仁民俗文化反哺经济建设,一方面,融合安仁的民国文化、公馆文化和建筑文化,关注“人本”,是人、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也是安仁和周围农村的民俗文化逐渐渗透融合的统一。另一方面,文化反哺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反哺,二者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相互反哺下产生城乡间的新元素融入民俗文化,形成区域独特的新型民俗文化,发挥了缓解城乡建设社会矛盾缓冲器的功能,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重视个体文化需求,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