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柳霞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教育是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会对整个教育行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是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教育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保证我国高校教育的质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很有必要。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路径选择问题也是我国教育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首先就要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发展的重要导向,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工作中显得很有必要。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首先就是防范西方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对我国青年人的负面影响,意识形态的观念会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为了我国青年的心理健康和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校的任务显得至关重要,也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为其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但是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也处于不断碰撞和竞争中,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结合当前时代的各种思想观念来看,不健康,落后的思想观念比较多,很容易对高校学生的身心进行侵蚀,导致价值目标公开化和多元取向等多种负面影响,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能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人们的财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更加重要,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可以说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通过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自控能力。为青年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青年学生的自身竞争力。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基本途径
(一)充分结合教学实际
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为主要的一种知识获取渠道,所以对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充分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工作的合理性,主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推进:首先要制定符合大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思想那个教学课程,教学课程的内容一方面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够完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任务,同时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真实事件的应用,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真实事件中,能给青年大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二)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也能发挥强化作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能增强思想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深度。高校教学与低年级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所以高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可以不拘一格,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实践活动类型:首先就是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譬如道德知识宣讲,道德知识竞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树立一些典型,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就是健全教学体系,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立,鼓励学生参加公益实践类活动,在实际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目的;第三就是组织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在青年大学生切实体验的基础上,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好地融入在高校的立德树人全过程中,使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