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会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的主要分支,对研究生EAP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献,撰写英语研究报告和论文,参加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等,所以,EAP对研究生的学业成功与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ESP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需求分析一直是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能有不同的EAP需求,工科硕士研究生有什么需求?如何帮助他们满足需求?研究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二、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的研究,国内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以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为主,仅有部分高校开设了EAP课程,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以EAP课程设计为目的的需求分析也少有人关注,由此可见,对EAP的不重视和教学效果不理想与不断增长的EAP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笔者以兰州交大2016级工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及部分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EAP需求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对象
通过研究生院网站随机抽取了160名研究生参加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土木、交通、建筑、机电、自动化、电信、环境、测地等八个学院,每个学院20人。邀请访谈导师8人,也分别来自以上八个学院。选取数年来录用该校工科研究生数量较大的3家工程单位和2家工程类设计院,对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向160位研究生共发出16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52份。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EAP学习动机调查,动机提供了六个选项(可多选),包括获取学分、阅读英语文献、撰写并发表英语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未来工作需要和继续学习深造;第二部分是学生对EAP五个技能(听、说、读、写、译)的需求程度情况,包含经常、有时和不需要三个选项。导师访谈为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时长为30分钟左右,地点在受访者的办公室。访谈主要内容为学生对EAP五个技能的需要程度、对学生EAP能力的评价、对EAP课程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学生EAP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采取发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反馈表》的方式进行,反馈表的内容包含学生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团队精神、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等,目的是调查与其他能力或素质相比毕业生的EAP能力总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EAP学习动机分析数据统计显示,选择“获取学分”者138人(占90.8%),“阅读英语文献”者142人(占93.4%),“撰写并发表英语论文”者93人(占61.2%),“参加学术交流”者57人(占37.5%),“未来工作需要”者136人(占89.5%),“继续学习深造”者42人(占27.6%)。研究生的EAP学习动机主要集中于工具型动机, 除“获取学分”这一动机外,学生学习EAP主要是为了阅读英语文献、满足未来工作需要和撰写并发表英语论文。大多数学生选择“获取学分”,主要是“一举多得”思想所致,在获得其他能力的同时也获取相应学分,这不难理解。分析学习动机发现,学生进行EAP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业需求、学术研究需求和未来职业需求。
2、 EAP需求程度分析
数据统计显示,经常使用听力技能者35人(占23%)、口语技能者28人(占18%)、阅读技能者132人(占87%)、写作技能者58人(占38%)、翻译技能者55人(占36%)。在EAP的五个技能中,读、写、译为经常需要的前三甲,阅读技能独占鳌头,说明阅读是研究生最为重要的EAP技能,这与Ostlerh[2]和Johns[3]的调查一致,即阅读是所有EAP技能中最常用到的技能,这与导师要求学生经常阅读英语专业文献,毕业论文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英语文献等要求有关。写作和翻译技能的需求相当,这与许多学生认为翻译和写作是交互出现的认识有关。
3、导师访谈情况分析
所有受访导师一致认为阅读是研究生最为需要的EAP技能,这与对学生所做的EAP需求情况吻合,因为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是研究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导师经常要求研究生查阅论文、专著等英语学术文献,学校要求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必须包含一定量的外文文献。研究生其次需要的技能是写作,因为学校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在公开发行的正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发表的相关论文要有英语摘要,导师也会鼓励研究生独自或协助导师发表英语论文。
受访导师认为研究生的EAP阅读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一般,听说和翻译的能力较弱,其主要原因是,阅读和写作平时使用得多,听说和翻译由于国际学术交流、国外学者举行讲座的机会较少而使用得少。导师一致认为EAP能力对研究生非常重要,开设EAP课程非常必要,但同时希望授课内容能紧密联系工科专业,采用项目式、合作式、交际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用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导师还希望采用工科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有效解决“不懂专业的英语老师授课或英语较差的专业老师授课”的窘境,并建议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馈情况分析
用人单位对该校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总体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毕业生工作态度端正,业务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是用人单位也反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需要提升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反映的情况一致: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在外语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相对较低,工科毕业生在外语交流能力方面存在“短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