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军地/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党校
一、前言
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的执政党与社会的领导者,它在中国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党的建设工作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只有积极总结党的政治建设经验,才能推进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启示。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成就
(一)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
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持久地生存与其政党是否能够保持先进性进而不断的自我发展成正相关。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对先进性的坚持探索才不断攻关克难、一路向前发展。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积极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回首往昔,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五大建设中不断提高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下了大力气。党的十九大所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崇高追求的政党将是强大而无敌的,正是因为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经过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与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绩,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执政能力,进而巩固了其在中国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为了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实践表明,要走好这条道路,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自觉搞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也是党的根本建设。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出台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严格控制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党员的修养和政治素养,确保全党意志的统一、行动的统一、步伐的统一,进一步实现全面管党的目标。
(三)政治思想建设成果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之路径开发、探究出来,这使党在建设执政能力方面获得了思想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始终将思想建设放在核心位置,思想建设工作全程贯穿于党的建设之中,从而为立党、兴党提供了政治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社会的意识形态管理推向了新高度,“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提高了党对全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政治作风建设明显提升
邓小平反复强调,新时期党风建设就是要恢复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说明了反腐败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定决心严格管党,严格治党,在党政工作中把党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实施了深受拥护的“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开展党风建设工作,有效的捍卫了改革开放成果,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保护了人民切身利益,有效保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了执政地位。
(五)政治纪律建设效果显著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下定决心反腐败,通过社会和法规监督及惩治腐败现象,“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要公布于众”。江泽民同志则制定了构建监督、教育、法治三位一体的标本兼治的反腐倡廉机制。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将反腐倡廉单独列出来,指出“党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势同水火”,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着手整治党内的“苍蝇”“老虎”,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在党内开展了反腐工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的十九大后,党内反腐倡廉机制进一步完善,反腐败成果得到巩固,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正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潮。
(六)明确了未来党的政治建设布局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从最高层面设计和规划了中国共产党未来的自身建设,并确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的党的建设总布局。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获得成功。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中将强化党的领导作用作为重点,提升了执政能力,把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必须团结在党的周围、秉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党建工作,才有助于将建设党的核心要素握在手中,才能改善党建效果,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持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二)以历史使命为担当明确政治路线
改革开放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了全国民众,以党的历史使命为担当、政治路线为核心,提高自身在新形势下的适应性。通过实践得出“要坚决坚持党的历史使命及政治路线为核心,进行党建部署、规划等工作;在检验党的建设方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时,有必要结合完成中心任务及坚守政治路线的效果进行评估”,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与生命力不断提高。
(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场,重视人民的意志,积极响应群众的利益述求,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党必须以其根本目的为核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党建工作才能获得远远不断的力量与支持,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故而党的政治建设也一定是围绕着党“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而展开的,唯有如此,党的建设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能,党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
(四)明确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党的建设应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方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要求。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强调要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和领导作用,全面严格地把握党的工作。“坚持坚守党建主线及党政建设为领导原则,有助于将党建主要矛盾彻底控制,能够全面完成党建工作、改善党建效果”,正是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使得党的政治建设能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顺应时代潮流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只有“搞好思想解放,创新和改革党的建中各项工作”,才能“有助于改善党的生命力、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发展中始终名列前茅”。
(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实践表明,只有“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中国共产党才可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永保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既然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中国共产党就要勇敢地肩负历史使命,不忘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之初心,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铸就自身成为更强大的执政党,引领中国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