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辉/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WPP视觉艺术学院
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效的带动了高职教育的革新。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均实现了变革。如何在全新发展形势下实现高职教育成效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高职教育以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办学宗旨,以为社会输送实践型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介于此,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实现积极的发展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要注重积极构建针对学生思想动向进行研究的工作机制,准确掌握高职学生思想动态发展方向,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来不断加强对高职生的引导和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觉悟。
一、掌握高职生思想动向的现实意义
(一)以思想动向带动高职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中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过程中不仅会关注高职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更加注重对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考察。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工作时要在组织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对高职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让高职生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成长为一名专业技能与高尚道德并存的优秀高职毕业生。要鼓励高职生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显著提升高职生道德素养,实现健康成长。(二)借思想动向来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中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仅仅关注高职毕业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同时更加关注毕业生个人所展现的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思想道德要求的提升让整个高职教育更加注重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构建高职生心理素养培养的有利环境,借助思政教育开展不断丰富高职生心理素养基本内涵,实现不断成长。要积极鼓励高职学生主动面对挫折,培养自己乐观、积极的成长心态,提升高职生抗挫能力。(三)促进高职生在思政教育中形成健全人格
高职生在就业时需要经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一旦不能够很好地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所存在的落差,很容易对高职生的心理造成一些阴影。在现实中,高职生在实现就业时并非是完全顺利的,很多的学生会经历一些挫折,承受打击。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境下需要具备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以及完美的人格才能够走出阴霾,渡过难关。因此,高职生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高职生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实现不断成长。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动向分析
现代教育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国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新发展形势的到来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这些高职学生所占的高校比例较大,思想变化较为活跃,并呈现出多变性、多样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20岁左右的年轻学生为主。作为思想极为活跃的一代,在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动向主要表现出如下现状:(一)高职学生思想动向特征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端正、政治方向明确,思想较为活跃。首先表现出多变性特征。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的新思想、新事物、新理念得以大量的涌现。借助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高职生了解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呈现出多变化特征。其次,随着全球经济化形式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让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再次,受到高职教育学制短、生源广泛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在个人理想、个人价值取向、思想政治觉悟、政治信仰、心理状态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继而呈现出多层次性特征。(二)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动向
首先,思政课程是高职学生了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高职生通过网络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但是,由于高职生处于一个青春成长期,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的斟酌还是存在着一定欠缺的,很容易让自己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是愿意到一线或者是基层来进行工作的,同时这些高职生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落差,积极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消极情绪。同时,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借助这些方式来提升高职生思想觉悟的效果非常理想。
再次,尽管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表现较为消极,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这种主动参与个人思想觉悟培养行为的缺失让整个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高职生个人思想政治觉悟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