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江西科技学院
高考之前,新生是处于一种被照顾的状态,而进入大学,新生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但是由于身心因素,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交际上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为了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加以提升。就其原因而言,大学新生不适应主要是身心两个方面,其中心理问题最为重要,适应性教育可借助心理辅导、氛围营造、朋辈沟通等方式提升新生适应能力,便于新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生活。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问题
(一)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生生活与初高中生活不同,不再是家庭照顾的走读生活,不再是奔波食堂的寄宿生活,而是一种自我照顾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活是以自理为主的,由新生自我规划、自我照料、自我修正、自我管理,以自我为运作中心实现独立是大学生活必然。但是,对于新生而言,生活环境变化较大,不适应问题表现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气候的不适应。我国南北气候的差距明显,北边属温带气候,南边属于亚热带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寒地带。气候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的穿衣风格、生活习惯等。新生进入大学新环境,由于气候的原因,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诸如头昏头晕、皮肤干涩等。
第二,饮食习惯不同。北方人喜欢吃馒头面包类的,南方主食米饭。从菜系分类来看,主要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这八大菜系成因是因为气候、地理、历史、饮食风俗等不同,菜系的不同代表着口味的不同。新生进入大学,接触当地的饮食,进学前后饮食的不同,也会引起新生的不适应。
第三,个人生活的落差。高考之前,是家人照顾和学校照顾为主,而在大学主要是自我照顾,而新生不具备自我照顾的能力,极易产生不适应情绪。
(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在高考之前,新生的学习方式属于被动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有教师辅导和同学帮衬,而在大学,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教师辅导和同学帮衬的情况减少,需要新生自主研究课程内容,修正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之前教师授予学生的知识,而未教导学生如何学习,这使得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心理偏差。在教学模式上,高考前,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由讲课老师进行知识输送,但是大学的教学模式不是课堂而是课外,需要新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习,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代表着学生进入全新的生活环境,需要面对全新的人群。大学所接触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教师群体。在大学,教师授课之后就会离开,与之前教育的不同,没有再多的沟通和交流,课后由督促指导转变成不闻不问,这让新生很难理解。与新生接触多的是辅导员,但是辅导员面对的是多个班级,自然会弱化对个体照顾,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就这样出现不同。
第二种,同学群体。进入大学,同学都是来自各个地方,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容易使新生产生陌生的距离感。由于彼此之间的不熟悉,缺乏沟通交流,缺乏包容和理解,新生宁愿做孤独的个体,也不愿融入群体之中。故而,最先开口是化解新生交往的重要方式,但是主动开口偏少,部分新生寄希望于长期学习生活的接触来构建自己的人际圈,故而新生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第三种,异性群体。刚步入大学新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心里渴望与异性交往,又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高考之前,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比较单纯,一是受到家庭的监管,二是学习为重,三是身体发育不足;而进入大学,男女之间的交往摆脱束缚,思想上更加开放,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丝丝渴望。但是由于沟通交流能力的缺乏,不能很好地处理男女关系。
二、大学新生不适应的原因
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主要原因是来自新生的身心问题。在身体原因上,身体上对于气候、饮食等的变化,变现出强烈的排斥,诸如腹痛、头昏头晕等症状。身体不适应的群体总数并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适当调节,维持机体功能的运作。但是,心理问题的落差,不适应人群总数比较大,主要是以下心理原因:第一,茫然心理。在未入大学之前,新生的目标是以高考作为目标,明确直观;但是,进入大学之后,新生的人生目标还没有决定,对于专业的走向、就业的走向还存在诸多困惑,使得新生迷茫,缺乏方向感,加上大学管理宽松,自主学习不好把控,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症状。
第二,间歇心理。高考之前,新生的精神状态是出于紧张冲刺阶段;高考之后,新生精神状态较为宽松,极易沉迷网络、不爱学习,养成不良习惯。
第三,自卑心理。在高考之前,新生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操办,给人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进入大学之后,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同时,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家境贫富差距、能力差距,自卑情绪也容易显而易见。诸如沟通。
第四,怀旧心理。在没有离开原有的环境之前,那是属于新生的一个舒适圈,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难免会对舒适圈产生一定的眷恋。怀旧心理是大学新生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学习方式的固化、人际交往的固化、生活环境的固化都来源于怀旧心理,若是新生不敢打破,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