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解读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652
  • ■朱其锋 戴庆倩/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极端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对严峻复杂,机遇与挑战的世情,新老问题交织,挑战与困难前所未有的国情,四大风险与考验更加尖锐的党情的清醒认识,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重要理论与实践创新。强调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首要位置,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原则和行动指南。因此,从多角度深入分析、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期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明确政治工作的关键地位,推动党建工作的有序落实与深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地推进政治工作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主导权是提高党的领导地位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讲政治渗透到各项工作中来,从党的自身建设着手,逐渐扩展到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战略中来。政治关乎着党的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实现过程中,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出现了信仰缺失、理想虚无等问题,从根本上为党的执政埋下隐患。因此,加强政治建设,则能够从“灵魂”和“根基”的层面实现对党的全面塑造,促使党在在执政过程中实现高屋建瓴、统揽全局,进而提升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党的执政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推进集中统一领导制度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工作繁重、复杂,但是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够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进而推进各项资源的调配与利用,为地区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政治上提供根本保证。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推进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而只有在确保政治建设为核心,把握国家发展大局,维护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过程中,才能够促进各环节搁置矛盾,在思想与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落实党中央工作部署促进我国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坚持党的工作的基本宗旨,保持党与人民的鱼水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我党作为人民政党,自然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始终从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基本宗旨出发,对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党员提出基本要求。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宝”。在当代建设工作中,党组织应尊重民意,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落实基层工作,赢得民心;发动群众的力量,依靠民智,调动民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保持人民群众与党的鱼水之情。

      优化政治生态,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样,需要科学的维护与管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够固本清源,养浩然正气,为党的建设不断输送优质人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在政治生态优化中,党组织应从思想层面进行调整,基于“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将需研究新时期政治工作理论,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尊重党章,在党内生活中严格遵循党章开展工作,有意识地抵制市场经济中不良思想倾向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提高应对价值倾向,应对不良人际关系的能力;加强党性建设,不断渗透忠诚、正派、客观、廉洁等基本价值理念,应自我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评估与管理,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不良风气及时纠正,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做出指导,以构建风清正气的政治生态环境。

      居安思危,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过程中,必将要面临着荆棘满路、艰难险阻。因此,我党应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磨炼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党执政安全,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有序推进。近几年,我国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崛起的过程中自然也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不满。这些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老牌霸主的地位,运用多种手段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工作指手画脚,并通过兜售“自由”、“平等”等思想价值,采取政治颠覆手段,企图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当然,国内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也在与西方国家遥相呼应,从多层面打击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地位。面对此,我党应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从国内外局势中高瞻远瞩,并运用敏锐的政治判断力与鉴别力,及时做出风险预警方案,从坚决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加强党组织建设,贯彻严肃、清明的政治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在政治建设中需要一直纪律严明的队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党在政治纪律建设中,应明确党组织政治工作的基本方向,从宏观角度确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确定党组织政治纪律框架;明确政治立场,在纪律执行过程中应保持我党执政的基本立场,并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坚定制定政治纪律,维护政治立场;注意政治言论,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经意的一句话在网络上都有可能发酵出其他的解释,因此,应保持谨言慎行,提高政治素养;注重政治行为,杜绝“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将党员的自我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用严明的纪律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加强党内监督,提高政治纪律执行效果。

      加强党员干部的培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党员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管党治党的中坚力量,是党政治建设工作的主要对象和主要依靠。各级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应积极推进党员干部培养机制的建设。在党员干部培养过程中,党组织应将干实事、干真事作为制度构建的关键带你,即利用实施一线考核、蹲点调研、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中静止固化的弊端,引入“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拔与任用机制;对于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敲响警钟,让懒政、怠政的干部失去生存的空间,为能力突出,敢干实事,勇于突破的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从而强化党员干部的激励与培养,为我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能力。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着重阐述了当前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加强对论述内容的深入分析,则在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深入党的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深党对自身的建设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在坚定党的政治纲领前提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实现治党与治国相结合,这些对巩固党的政治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作用,在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展现出党强有力的领导能力。

      本文标题: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265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