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霞 曲文芙/ 烟台护士学校
当前中高职的学生是成长于网络环境下的新生代,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睡觉、玩手机等这些中高职学生较为普遍的课堂问题行为外,由于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因此学生在课堂问题行为上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上课喜照镜子,摆弄头发,修指甲,做白日梦,这些现象在课堂上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频发。鉴于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更加复杂多元化,如何扭转课堂管理学生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护理专业学生出现上述特有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简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长远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中高职护生在面对以后激励的就业竞争中有强烈的职业紧张感,绝大多数学生刚入校时都愿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学习,希望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但是随着专业课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在学业成就与职业期望之间产生了一定差距,因而对学业任务感到恐惧甚至厌烦,学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自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长远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各个阶段切实可行的短期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缺乏成功体验,进取心不足
中高职卫校护理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初中生,一些孩子由于在中考中失利遭受到重大打击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这导致了学生缺乏向上的积极性,基本没有学习动力,在学习上得过且过,甚至有的孩子由于自暴自弃而表现出严重的逆反情绪。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面对着学生的这种抵抗心理基本上无法实现对学生护理技能的培养,也无法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堂上以讲授法为主的“满堂灌” 的教学方式现在仍然是护理专业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教师缺乏对启发式、研讨式、PBL、翻转课堂、慕课等新颖的教学方法的正确了解和应用。在课堂上,教师不善于和学生双向交流,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满堂课只是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的讲授中,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当前中高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聚焦在“学会” 层面,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花精力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教师将学生是否掌握讲授的课程知识作为评价其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唯一依据,缺乏对学生“会学” 层面的关照,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少有关注。
3、教师组织和管理课堂方式单一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既有非言语性管理又有言语性的管理,两者并存。高效的教师并不但会使用言语性的管理,他们更多的会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触摸行为等非语言管理使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但是目前在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语言来传递指令提醒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以言语性的管理方式为主,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感受,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对及时有效的制止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