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豆梅/包头师范学院
一、前言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所谓文化走出去,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不断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此战略给英语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将外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从而让外语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能够提高中西文化的互相认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总体文化素养。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培养能够真正介绍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需外语人才,首先应认识到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比较突出。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网络软件“调研宝”对所在院校英语专业部分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情况做现状调查,截至2018年11月20日,收得有效答卷172份。目前调查数据显示,从整体上来说,英语专业学生在总体上对母语语言认同度较高,例如在与外国人交流时, 56.63%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其次是信仰政治方面与价值方面,关于“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44.58%的同学表示不赞同,但是在具体文化行为方面的认同度低,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在节日,饮食方面更认同西方文化,例如问卷中关于“肯德基和麦当劳西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风靡中国市场”这一现象,47.59%同学表示接受,39.16%表示没什么看法。特别体现在对外出就餐买单习俗、对西方快餐在中国流行态度方面,83.73%的同学完全可以接受AA制。这说明学生更容易在表层文化上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问卷中还体现出当我国文化遭受批判时,学生的立场非常明确并且积极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然而在谈到人生理想选择时,个人主义却非常普遍,他们认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是成功,推崇金钱至上观,说明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从四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调查结果中发现,各个层面都有学生选择“不太清楚”“不清楚、“无所谓”。在关于与外国人交流中是否需要向对方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中,有3.0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关于是否喜欢庆祝西方节日中,有8.43%学生表示不清楚,对外国快餐在中国流行这一现象表示没什么看法。而在政治信仰方面, 关于面对“西方国家经常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你能接受吗?”这一问题中,有10.84% 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29.52%的学生在“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同西方的政治、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接受吗? 这两个问题上居然也选择了不清楚。这一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目的语文化的冲击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而他们却对文化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或是毫不关心,这说明部分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传统文化基本素养淡薄,这不符合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总体认同上趋于中国文化,但认同程度较低,说明当前外语教学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影响,语言和文化相互关联,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文化的输入,尤其是母语文化的认同,这样才能实现语言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提升我们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防止学生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与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