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修娜/烟台市体育工作大队
一、前言
有调查表明,近二十多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能逐年下降。体能逐渐下降的一方面原因是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从大环境上看也是因为现代生活方式日益普遍化、深入化,使得人们运动意愿、运动能力和方法都无法及时跟进、有效弥补现在生活为人们带来的运动缺失。因此,专业的、有效的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和体育技能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青少年体能训练重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以体能为基础的科学体育锻炼可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能训练是其它各项体育运动精深练习的基础,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以个人体能为基础依据的。在一些运动中体能甚至成为成功的关键,例如,跑步、体操、游泳、球类运动等中更需要青少年参与者有良好的体能。在体能训练的基础之上,体育运动可以更好地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形体观、发育观和运动观,促进青少年朝着心智健全的方向发展,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的体型和身体发育有着诸多的敏感心理和行为,并会病态的反应在心理形成上,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加以引导,便可能造成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上无法挽回的损伤,并会造成学生终身发展可能性的极大丧失和身体心理上永久无法出去伤痛。此外,面对营养过剩等现在富裕社会造成的“富裕病”,体能训练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构造及其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了解如何更加科学的、营养的、系统的进行锻炼身体和体能提升。[1]三、青少年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的体能训练、体育锻炼和其它体育运动的专项训练紧密相连而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存在。在系统性体能训练中,基础的体能训练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专业的体能训练则需要专业的器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计划。当前青少年体能运动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的教师队伍不足,体能训练相关器材不足,缺乏系统性的保障以及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一)专业的体能训练教师和相关器材配备不足
在传统的体能训练观中,体能训练是各种各类专项的体能训练的一个附带性的训练。专项的体育运动训练之中进行附带的体能训练,往往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是不足的,或者对体能训练运动的关注角度和应对态度不同,也使体能训练方法和计划不合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规律。其实,体能训练也是一项专业的体育教育内容,比如在长跑运动中,传统的体能训练观念总是机械固定地认为体能就是长跑中耐力的单纯锻炼,可是这样的机械式的体能锻炼,常常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损伤,并带来难以挽回的终身危害,这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极大的不负责任。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当注意专业性问题的专业性解决,同时避免因不当训练造成的过度伤害和二次伤害。此外,相关的体能训练器材也是不足的,例如,在篮球运动中相对专业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训练,也要对各部位的肌肉的耐性进行专业性的训练,如手臂力量、大腿力量、手腕和脚踝的肌肉灵活性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到不同的专业器材,而往往我们的体能训练在专业性和专业器材运用方面是相对缺失的。当下,体能训练中专业器材的应用率不够也是没我们的体能训练缺少专业训练教师指导的一个重要原因。[2](二)体能训练内容和训练后勤保障的系统性缺乏,体能训练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
专业的体能训练,是从科学有效的学理依据到到专业针对性适宜性的训练内容,再到基础性的后勤保障,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内的系统性的工程工作。系统性把运动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训练内容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综合性考虑在其中,并突出专业性。体能训练从内容的专业性上来说,主要是在协调身体各个机能之间以期展现出最好的工作效率,使得身体能够实现有效负荷,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耐力符合,且具有循环的效率。这些方面的要求同时也给当下青少年学生提出了体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训练内容:即生理学中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的系统性;体育学中体能训练、专项训练,和力量、耐力、速度性、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等等综合在一起的系统性训练;人体生理学中综和所有人体器官进行的综合性训练,如把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综合考虑;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体能训练需要有营养学的基础做强力的保障,使能量、蛋白质、糖类、脂类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都在营养学上的科学角度进行系统的匹配。因此,体能训练不仅仅是运动素质的基础训练,也是形体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管理学等诸多方面结合在一起的系统性工程。[3]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理念上来分析就是训练教师、受训者和训练计划的专业性的严重不足,从体能训练的实践上来说,教师和学生对体能训练一知半解使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效果和认知方式也难以科学的养成。因此,体能训练教师应该积极及时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实践,提高自己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积极更新自己旧有的观念,适应体能训练的新要求、新形式,既把后勤保障性的营养学纳入到体能训练之中,又深化对形体学、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的多学科和跨学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