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璐璐/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代表作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一论断也高度的强调了中国人最主要的文化基因和身份标识,文化自信也要求了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理想自觉。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把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变化[1]。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实践经验,不断的发展具备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综合当代的社会背景,不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促使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一致和协调,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概述
在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和精神内核,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象,也打造了先进的中华民族的品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灵魂。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关系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华民族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才可以凝聚先进的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加强对外交往,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如果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只有对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自信,才能够真正的以自己的文化作为骄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影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2]。中国人民必须要不断的坚持文化自信,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的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实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党中央与人民在建设和改革中的社会主义文化。三、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民众审美意识
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要我们形成中华文化软实力,就能够融入到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形成了高尚的伦理道德、正确的行为操守、高尚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规范、制约和激励人们的行动。文化的功能在于教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了人们的精神基因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事实上,坚定文化自信也就是精神建设,与其他建设不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紧迫感、坚韧不拔的精神,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二)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塑造文明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塑造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提高各地区市民的文明素质。只有弘扬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在一些公共场合,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素质,不再有人在室外抽烟,也不再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只有提升社会大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涵养和思想道德。我们要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利用多种方式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坚持广大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在于它正在倾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高地。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一定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因为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总结。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聚集了民族荣誉感、民族归属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向心力。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也让人民能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