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的工业革命刚刚完成,自身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建设获得了极大的成效,八十年代实现了科技创新,将IT行业作为支持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随着韩国经济发展的快速进行,自身的工业、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大长今》作为韩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形式,众多韩国组合的歌曲输出让韩国知道了文化作为经济建设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韩国人们迅速明确了自身的文化实力与地位,并且加速建设本土文化,实行了“韩国语世界化方案”,促进韩国语言文字的世界化进程[1]。
一、韩国语言文字推广对策
(一)跆拳道外交背后的韩国语传播
跆拳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是从奥运会开始的,跆拳道在朝鲜兴起,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韩国人民在跆拳道的竞技上也具有自身的项目优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韩国获得的13枚奥运金牌中有4枚均是跆拳道项目。跆拳道自身的运动准则是培养运动员强健的身体素质、敏锐的判断力、强大的自信心等等,并且在这项运动中还能够展现出一定的礼仪与儒家修养。但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世界上知晓跆拳道的人并不多,而在200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就能够将一项运动正式推广到世界舞台上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在对跆拳道的发展历程研究上我们能够认识到,韩国在推广跆拳道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将跆拳道看做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基于了跆拳道大量的文化内涵,并且将这种武术形式赋予了文化载体,在推广跆拳道的过程中还能够展现出韩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深远持久。作为奥运会项目的一种,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使用韩文作为专业术语解答,而不是英语,这种语言上的突破就为跆拳道的语言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二)免费培训世界各国的韩国语教师
韩国国立国语院及韩国各大学校免费培训世界各国的韩国语教师机制从1992年开始实行,韩国国立国语院主办,各个地方性的学校不断进行配合,在1992年—2017年之间共举办了超过20次,邀请的学习对象基本上都是非韩国国家的韩国语言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随着培训内容的逐渐深化,研修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由简单的韩国语言教学到进行专项的课程模拟、授课展示,以及转化成为前往韩国重要的工业、企业、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和体验等等。即便是培训的时间较短,但是能够给予培训者直接性的语言文化感受,直观性的文化影响等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教育能够给予研修生十分深刻的学习体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形式是学习韩国传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欣赏长鼓舞、参观著名的韩国企业等等。在进行研修的期间,众多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韩国语言使用的能力和技巧,也能够对于韩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韩国文化进行深远的了解[2]。
(三)深远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理念具有深层的含义,第一是促进国民树立更为健康的生活形式和饮食形式;第二是对于我们摄入的食物都能够秉承着谦逊、尊重的态度;第三是能够积极有效的实行并且开展食育教育活动;第四是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明确食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是国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接受食育教育;第六是应当保证食品的健康与安全。韩国《食育基本法》的受众范围是全国公民,其中着重进行教育的指的是学校等教育场所的青少年群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饮食礼仪,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韩国的饮食文化,重视饮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等等。
在韩国的中小学校园中食育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对于小学生的生活进行详细的食品安全指导,对于具有饮食安排的学校进行食育教育,保证学校提供的饮食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在这种教育机制下,学校应当明确提供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每一餐中都能够展现食育教育的有效性。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应当进行劳动生产,感受食物来之不易的道理,进而能够更为珍惜生活中的食物,并且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