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琼/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最直接联系,与群众利益最密切联系的教育形式。课程改革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础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加强教学改革是有效执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可以解释《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摄影要求,为提高投影技术奠定基础,满足医学影像诊断对图像质量的需求。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信息化的帮助下,改革《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其教学内容是为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技能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特点
(一)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多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概念较多,很多名词对于刚刚完成基础课程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操作过医学影像设备,较为陌生和抽象,当他们接触到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时,他们需要适应理解的过程。(二)学生对课程较难理解
在理论课学习中,只是凭文字的描述来想象,很难完全理解,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挖掘学生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在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仅凭概念的描述,很难完全理解其中含义。它需要强大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资源,采取讲授教学方法,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得学生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2]。如果教学内容较深,则会出现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传统的教室里授课,老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会影响后续学习[3]。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8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个人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实验组;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个人班学生,采用的是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人数差异不大,均为大一下学期学习《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授课教师均为一人。(二)研究方法
1、实验组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对于实验组,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以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医院放射科技师岗位所涵盖的工作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设计,每次课程的教学实施分为四个部分,课前任务、课上任务、课后任务和课程考核。课前任务为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学生分成8组,每组6-7人,每人任务分工不同,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和视频,学生自行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源,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师发布任务。任务主要以围绕上课内容为主。课上任务为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课前任务,检验学生完成情况。课程内容主要由学生进行讲解,讲授方式由学生自行安排,可以采用课堂讲演、情景演示、合作探究等手段。同时教师给与补充和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课后任务包括作业和章节测试。
(2)与岗位证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岗证证书的通过率,把岗位证书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考试的题型灌输于学生,平时发布作业,主要以放射技士(师)和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内容为主,建立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
2、对照组教学过程
对照组主要采取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展示PPT、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简单单一,主要包括课上组织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程重点内容,讲授新知,与学生互动提问,课程小结,布置章节作业。
3、考核机制
本课程两组学生采取试卷内容相同,期末闭卷的考试形式,为了减少人为因素,批阅试卷教师同为一人。考试内容难易适中,题型包括单选和简答题。考核的本质是考察两组研究对象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