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逐步实施与深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也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外国留学生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来华留学人才,使得这些留学人才更好地感受、体验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了。
一、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体验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文化体验是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
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是留学生学习汉语采用的基本形式,然而汉语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这一载体而完成,课堂学习的汉语知识还需要借助课外文化体验活动来消化和巩固。面向留学生设计和开展有益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一方面能够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中练习和运用其在汉语课堂中学习的汉语知识。文化体验活动如果设计周全,安排得当,不仅可以较好地完成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能够促进语言教育,是留学生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环[1]。因此,根据留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兴趣设计和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在课堂之外结交中国朋友,充分锻炼和提升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二)中国文化体验是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的有效途径
来华留学生在校除了学习汉语知识以外,也同时需要了解中国国情。了解和熟知中国国情,留学生一方面需要从汉语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入实践、深入中国社会去实际感受和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中国文化体验则是必须可少的一种形式。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尤其是深入中国社会一线的体验活动,对于留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国国情、增进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留学生管理教师、对外汉语教师、专业课教师等要有针对性地构思和设计有益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和引导留学生积极参加此类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实践中深度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反过来提升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热情,从而在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较为深刻地了解和熟知中国国情,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感。(三)中国文化体验是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保障
从显性方面来说,来华留学生有着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需要;从隐形方面来说,来华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是以汉语语言为载体,而反之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依靠汉语语言来实现。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即汉语国际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要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彼此的心灵。这是国际形势的需要,中国的需要,也是当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2]。因此,大力提升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这其中就更应该发挥中国文化体验的优势作用,利用这一重要教育环节和实践形式,为留学生打造和创设锻炼和提升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平台。使得其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中亲身体验,深入中国社会一线,了解、感受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方式,可以培养的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高素质人才,这些国际人才在回国后能够在宣传中国国情和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外各方面友好交流、加强中外经济贸易往来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贡献。二、当前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设计针对性欠缺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点,与中国文化差异性较大,来华学习后,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文化适应。不少高校在进行文化体验时并没有根据留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调查与设计,而是利用高校现有的中国文化资源组织留学生进行统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如认为留学生都对中国武术、剪纸、茶艺、中国象棋、中国书法、中国京剧等感兴趣,而没有区分地组织所有留学生参加。然而,从文化体验活动效果来看,每位参与活动的留学生体验深度完全不同,甚至有部分留学生并不感兴趣。由于每位留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性、文化背景差异性、来华求学原因差异性等因素,导致了每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体验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如果留学生专任教师和留学生管理人员设计的文化体验活动缺乏针对性,就很难满足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体验的需求,也很难达到文化体验活动的设计初衷和成效。(二)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保障机制待完善
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不仅取决于文化体验活动内容本身,还受外部保障机制的制约。首先,不少高校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趋于边缘化,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和运行也由此受限,游离在学校整体学生活动体系之外。各留学生相关管理和协作部门如国际学院、学工部、校团委、外事处等并不能做好相互配合、有机协调,共同开展好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涉及面极广,然而,高校中专门从事涉外教学和管理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而这些教师中具备专业的文化背景的教师则更少,因此,就现有的师资力量而言,很难保障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能够较为深度地开展,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开展活动而进行文化体验。再次,留学生活动经费是否充足也是制约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开展的重要的因素,不少文化体验活动需要利用校外的资源进行开展,需要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三)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体系仍需要构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纷繁复杂,面向留学生开展的文化体验活动也存在体系构建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留学生教学和管理教师人数有限,他们对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设计和策划文化体验活动时有“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身边有什么文化体验资源就开展什么文化体验活动,并没有考虑到留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缺乏文化体验活动的顶层设计和体系设计。另一方面,高校在组织留学生文化活动时,目的性过强,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学校或是从行政需求的角度出发,多组织春节团拜会、开学典礼、师生座谈、颁奖晚会等活动;或是从教学需求角度出发,多组织讲座培训、课外实习等教学活动[3]。这其中部分活动并不能引起留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很难起到想要达到的效果。此外,校外社会资源利用率低也是体系建构不完善的原因之一,仅仅利用校园内部的资源,而不试图挖掘和联系社区、企业等校外资源,也使得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难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