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宁 杨 杰/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模式也跟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模式”是对某一过程或系统的简化与微缩的表征,以帮助人们能形象地把握某些难以直接观察或过于抽象复杂的事物。由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论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此,如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匹配合适的教学模式,同时更好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才是本阶段教学培养方面的重中之重。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目前大多数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更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幕课等线上教学模式,但还是无法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具体如下:(一)传统教学模式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的传递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满足考核的需要,将课本知识当作了教条和圣经,看作是不能质疑的、只需要记忆和熟练使用的绝对真理,让学生们无条件相信这些真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没有被重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的感情就逐渐淡化。这种灌输式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的自主学习思维受到了极大影响。(二)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本位
教学与学习,老师和学生,是所有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对关系。这两对关系,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相伴相随的教学关系。在对待这些关系上,传统教学模式过度重视教师的教,所有的关系都是以教师为主,形成了教师本位的制度。(三)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案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校当成了一个生产统一标准产品的工厂,按照固定的模式,把个性鲜明的学生塑造成一个个标准相同的产品,其图纸就是教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开展是围绕着教案展开的,每一堂课,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按照教案来进行。只要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学生是不是真正成长了,是不重要的。因此,教案本位也就是教师本位,其反映的是教学为主,而不是学生学习为主。三、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意义
基于上述缘由,本文提出了“小微课+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借助小微课,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分时段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达到电子类课程教学团队整体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课堂吸收能力的提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示:四、“小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架构图
本文以小视频为媒介,以对分课堂为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架构如图2 所示,其中多媒体课件和微视频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前预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提升阶段形成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后巩固案的导学案 +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总体要求是:及时评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一体,教学相长。

图1 对分课堂示意图

图2 基于小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