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嘉/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方面说明“互联网+”实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各行各业注重实践“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教育升级、经济升级。此种情况,高职教育教学培养之中,积极推行“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贴近学生,真正发挥作用。
一、“互联网+”的含义
科技兴国的背景下“互联网+”应用发展越来越广泛,给各行各业带来诸多裨益,促进社会良好建设、国家快速发展。当然,“互联网+”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不仅仅是它能够进行信息传播、能够使互联网与产业相结合,还能够在技术支持体系下使物质、能量、信息融为一体,凸显出智能化的特征,从而满足产业升级需要、产业创新需要、产业发展需要。“互联网+”始终以新技术突破、新资源开发、应用模式创新为理念,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多项技术来对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实现产能、效益、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在我国教育教学同样需要创新和升级的情况下,应当重视并且积极引用“互联网+”,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法、建设教育平台,如此不仅能够使教育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展开,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现代化教育引领下更好的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
(一)教育内容枯燥,与时代脱轨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诸多问题,致使该项教育的实施并没有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内容枯燥,与时代脱轨严重。诸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理论教授,致使课堂教学过于局限,没能考虑当代社会大环境,更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特征,致使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差、实用性差,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另外,诸多教师也没有认识到时代、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仅对思想政治相关概念、理论方面予以考察,没有考察其他方面,相应的后续开展的教育教学存在偏差,难以贴近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想品德。高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虽然运用了互联网来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但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改变灌输式教学形式,只不过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依旧要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和领悟,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信仰。
(三)教育作用单一,难以维护正确观念
因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加之大学生对互联网尤为感兴趣,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能够接受到各方面信息,进而受到不同思想观念的冲击。又因为大多数大学生辨别不良思想观念的能力不强,所以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树立偏差的价值观念,这势必会给他们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认识到这一情况,积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以便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提升他们辨别不良思想行为的能力。但在深入了解以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不难发现该项教育形式化严重,未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纠正他们错误思想。三、“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创新教育理念及手段基于上文分析,已经明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倾向于课程自身建设,而素质教育要求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课程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矛盾显现出来,让学校领导正确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落后,从而为适应当代教育发展要求来创新教育观念,提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并积极引用“互联网+”来创新教育手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适用性及可行性。
2、拓展教育资源获取范围
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领悟理论背后的深意。而积极推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育资源,比如文字资料、教学图片、微课慕课等,以便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而合理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进而展开个性化、趣味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其中,高效学习。
(二)挑战
1、网络环境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现阶段我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其并不完善,致使互联网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比无法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此种情况下,推进“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教育资源库很可能受到不良网民的攻击、很可能出现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等情况,致使教育资源库使用效果降低。
2、大学生过于沉迷、倾向互联网
因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又因互联网世界比较丰富、多彩,这就使得诸多大学生沉迷其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常常是手机不离手,随时随地上网。此种情况下,即便高职院校推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主要是他们已经习惯上相关网站或者论坛探讨思想政治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这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