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六盘行吟

  • 作者: 六盘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136
  • 刘冠峰

      长征纪念亭

      一九三五年的深秋,六盘山草木茂密苍翠欲滴,山风裹着花草的芳香,沁人心脾。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沿着羊肠小道,登上六盘山巅。他们在山颠欢声雷动。一位面容清瘦,戴着五角星军帽的中年人,微蹙着眉头,双手撑在腰间,望着南方出神。一支雁阵正缓缓地掠过蓝蓝的天空,凄厉的鸣叫声声入耳……

      那一刻,似乎忘记了前有险阻,后有追兵;那一刻,他气定神闲,豪气冲天,一首激情四溢的诗篇飞翔在六盘山巅……以后的几十年,到六盘山来的人,大多是冲着那首词来的。1985年秋。六盘山长征纪念亭落成了。2005年秋,宏伟的六盘山长征纪念碑巍然屹立在六盘山高峰。三面鲜红的大旗,诠释者“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光芒。六盘山上最雄伟的建筑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我看到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群像,我也同时看到了在战争洗礼下的和平与安宁。

      寂寞好水川

      在六盘山西麓,出大水沟。有一马平川好水川。它夹在两列连绵不断的山系中,一直向西延伸。

      今日的好水川沐浴在阳光中,慈祥而沉静。然而,不时从深深的地下挖掘出的断剑残刀。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好水川是因一场宋与西夏的激战而载入史册的。雄心勃勃的西夏王元昊自登基以后,积极招兵买马,筹备粮草。面对西夏的日益强大,深受辽兵困扰的宋王朝对西夏政策意见分歧很大,一代文雄范仲淹力主议和。就在宋王朝君臣作着议和的美梦时,昊王起兵十万,挥师南下,西夏军与宋军几次交锋后向好水川退却。宋兵进入好水川。在路边他们发现了几十个盒子,盒子里有什么东西扑腾着,那盒子在地上微微晃动。打开盒子,他们也就打开了地狱之门。盒中的飞鸽腾空而起,它们脖子上带着哨子在空中飞翔。好水川两侧山林中,西夏伏兵齐出,杀声震天。无数宋兵尸体密密匝匝地堆积着,染红了好水川的土地……

      河水汩汩地流淌着,它能把将士们的阴魂带回他们曾经魂牵梦萦的家园吗?

      成吉思汗

      六盘山弯曲盘旋的古道,曾经过多少辚辚车马?留下多少征人的足迹?史栽,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曾先后巡边至此,他们威仪十足,满足而从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平定北方后,带着铁骑向南,他要打开这个“关陇锁钥”之地。几番攻杀,拔下营寨,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建行营。不久,雄心勃勃的成吉思汗却从此一病不起,在六盘山弹响了他生命的最后一曲。

      自从成吉思汗命殒于六盘山之后,蒙古王朝长期派重兵驻守六盘山,统兵的首领上至可汗、皇族。蒙古王朝对六盘山超乎寻常的重视,确实耐人寻味。

      六盘山行营早已灰飞烟灭,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在六盘山历经攻杀兵变之后,留下的只是他们的骨殖深埋在地下。所谓文治武功,虽然煊赫一时。但时过境迁,都已成了过眼云烟。

      六盘山公路隧道

      关于六盘古道,清末谭嗣同曾有过如此的形容:“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岌,朔雁一声天雨……”

      林则徐流放到新疆途经六盘山时,也写道:“山峻路曲,盘旋而上,五里始至半山……”

      莽莽苍苍的大山,隔断了多少流亡者回望家园的视线啊!有谁会想到开凿一条隧道呢?

      在隧道开挖前,有人说,六盘山下是大海,一旦钻开,滔滔海浪将淹没整个山区;也有人说,六盘山是条卧龙,给龙肚子里打个洞,会破坏风水;也有人说,六盘山里压着一只金蛤蟆,一旦把洞钻开,它就会出来危害人间。

      隧道通车了,谣言自然散去。滚滚车流,穿行不息,封闭的山区一下子敞开了胸怀。

      本文标题:六盘行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6296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