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纸上谈乐见性情

  • 作者: 读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070
  • 里亚朵夫

      

      两人交流欣赏音乐的心得,是《书信里的辛丰年》这本通信集中最精彩的部分。辛丰年告诉李章,能欣赏到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协奏曲,是一大享受!“这在我听乐的半生中是一大幸事了!”他从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牧神的午后》与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美国四重奏》几乎是在差不多的年代诞生,解读出了其中独特的信息:“这似乎又可以当作宏观音乐潮流中的一种奇妙不过的复调来听了?!”他提醒,如果让爱乐者以为一切名家的作品都是伟大的、绝妙的,这无疑是认识上的误区;并以英国作家毛姆的一段话——“一味恭维某些被认为经典之作的小说,对一般读者来说,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来加以证明。李章的赏乐议论也毫不逊色。他称贊,小提琴巨匠埃尔曼的演奏老辣拙朴,不同凡响;他将里姆斯基一科萨可夫《天方夜谭》第一乐章最后木管漂在乐队上面的和弦,比喻为“散在水面上辛巴德的航船的碎片”:在向辛丰年介绍自己在罗马听雷斯皮基“罗马”三部曲的经历时,他谈到自己喜欢雷斯皮基出神入化的乐队写作和精致丰富的配器,称他的音乐就像意大利人,“话多,手势多,表情多,极热烈极浪漫又极其性感”,若非对雷斯皮基有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是说不出如此独到的妙喻的。

      傅雷曾经教导傅聪,先做人,然后做艺术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辛丰年先生的人品,也堪为爱乐人的楷模。他恳求李章,把自己的稿件放在刊物后面,勿占重要位置,谦逊地表示自己是个老撰稿人,写的并非重要报道,放在靠后的地方合情合理。他对某出版社编选音乐读物时,将其与罗曼·罗兰、茨威格、普鲁斯特“共聚一堂”感到羞愧,表示“我感到一种大出洋相的侮辱,早知是这种内容,我绝不会同意出版的”。对音乐教育、普及古典音乐中存在的问题,辛丰年先生也直言不讳,提出批评。比如,对于表面热闹的儿童学钢琴热,他坦率地指出“他们存在的大问题是老师教技术不授艺术,家长无音乐文化,孩子只练不听(也没时间听)”。从Philips的西贝柳斯全集唱片的英、德、法三种文字的唱片说明书的言之有物,他有感而发:“我们现在的古典音乐热(?)似乎已同庸俗的商品化结缘了。一看到《经典》之类的‘推销员册子,就有恶心感。”这些直率的批评十分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标题:纸上谈乐见性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6666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